你知道满汉全席吗?今天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也许大家都很好奇满汉全席到底有些山珍海味,皇帝天天吃满汉全席吗?事实上,情况并非如此。满汉全席也很费时费力。许多食材可能需要提前一个月准备。而且皇帝们也没那么奢侈,吃满汉全席也有点太过分了。事实上,满汉全席一般只会在更重要的日子或场合进行。也许皇帝平日吃的也很一般,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些真正的满汉全席,一起来看看吧。
20世纪90年代,由香港电影明星张国荣、袁咏仪、钟振涛主演的电影《满汉全席》(又称《金玉满堂》)向观众呈现了一场“满汉全席”的视觉盛宴。满汉全席菜肴丰富,菜肴精美,礼仪精致,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那么,清朝皇帝经常吃满汉全席吗?
[img]506200[/img]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事实上,所谓满汉全席从未出现在清朝宫廷中。晚清时期,小说《海花传》首次出现“满汉全席”,只强调菜肴丰富,没有记录具体食谱。至于近年来各大餐厅推出的满汉全席,是为了追求一种饮食体验或满足“炫耀财富”的心理。
一
众所周知,清朝入关前,一直住在东北寒冷地区,对饮食没有更多的追求,无非是吃饱吃暖。因此,火锅在清朝的宫廷菜肴中一直承担着主力军的责任。
乾隆六十年(1795年)正月初一是一年一度的春节。当晚,乾隆皇帝在宫中举行盛大宴会,邀请贵族和朝廷大臣参加。宴会菜单如下:
“鹿肠鹿肚热锅一品、燕山药酒炖鸭子热锅一品、肥鸡鸡冠肉热锅一品、山药葱椒鸡汤热锅一品、托汤鸡一品、羊肚片一品、燕窝鸭一品、清蒸关东鸭鹿尾一品、烧肥抱肉一品、象眼馒头一品、白糖油糕一品、年糕一品、小菜五品、咸肉一盘、粳米干菜一品”
数一数,光是各种火锅就占了四个。
清末皇帝溥仪在自传《我的前半生》中提到了“吃饭”的场景:“平日有两桌菜,冬天有另一桌火锅。此外,还有三张小吃、米饭和粥,还有一张小泡菜桌。”
由此可见,清朝皇帝对火锅情有独钟。
[img]506201[/img]
二
当时宫廷宴会没什么讲究的。一开始连桌椅都没有。《满文老档》记载:“贝勒们在宴会上坐在地上,没有桌子。”大家坐在兽皮上,热闹地烧着火锅,很开心。
有趣的是,性格豪爽、不拘一格的蒙古亲王甚至把食物带回家与家人分享。《清仓钞》记载如下:
“蒙古亲王年班入京,值得奖励食物。他们必须去那里,说他们会带着祝福回家。如果没有器皿,就用外套和平金绣蟒。汤经常沾得淋漓尽致,毫不犹豫。”
用蟒袍装连汤带水的鸭火锅,那一幕太精彩了,拍成电视剧一定很好看。
[img]506202[/img]
三
与大家想象的不同,正常情况下,清朝皇帝一天只吃两顿饭。也就是“早餐”和“晚餐”。“早餐”一般在毛正(早上六七点左右)之后,“晚餐”一般在中午和不到两个小时(12点到14点)之间。
自宋朝以来,中国实行了三餐制。即使是普通人也每天吃三顿饭,“人是铁饭是钢,一顿饭不饿恐慌。”为什么清朝皇帝只吃两顿饭?这是,清朝最初是一个关外的游牧民族,生活非常艰难,一天可以吃两顿饭,已经很好了。进入海关后,清朝宫殿保留了一日两餐的习惯。
自然,你不必担心皇帝会饿。清朝皇帝除了“早餐”和“晚餐”之外,还会在下午加点心,这样就不会饿了。
[img]506203[/img]
四
清朝还举办了类似满汉全席的大型宴会:千年宴会。
康熙52年(1713年)3月,康熙皇帝在60岁生日那天,在长春花园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宴会,招待来自世界各地的老人。由于参加了大量的老年人,超过1000人,所以它被称为千人宴会。这是一场盛大的宴会。为庆祝活动而设置的彩色棚子从西直门延伸到长春花园,长达20英里。
在康熙61年(1722年)的第一个月,康熙皇帝在乾清宫再次举行了一次千老宴,以祝愿他70岁生日。11岁的孙弘历也参加了这次宴会,给宴会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许多年后,弘历已经是乾隆皇帝了。他还模仿康熙皇帝的做法,举行了两次千老宴。
第一次举行千年宴会时,正好是隆冬季节,菜肴的一端很快就变冷了。老人的牙齿不好,吃得也不太满意。乾隆皇帝感到有点遗憾。
乾隆皇帝在第二次举行千人宴会时交给了小沈阳。小沈阳知道乾隆皇帝的心理,特别针对上次千人宴会上吃得越来越冷的情况,想了一个办法,就是改进以前用过的旧火锅,放在千人宴会上。这样,菜肴总是热气腾腾,成千上万的老人微笑着吃。乾隆皇帝非常满意。
看,说来说还是吃火锅。
清朝皇帝能经常吃满汉全席吗?他们通常吃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