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盘点酷吏的结局:历代酷吏难以善终

汉武帝时代是中国历史上“酷官治国”的高峰期,以至于司马迁出《史记》,专门发布了《酷官列传》,集中讲述了西汉十一个酷官的故事,其中十个活跃在武帝时代,分别是:宁成、周阳由、赵禹、张汤、义纵、王温舒、尹齐、杨仆、减宣和杜周。

汉武帝时代有许多酷官。从大的历史趋势来看,这是由于汉代申韩法术的回归。正如钱穆所说,“汉初制度和法律一切依旧秦朝。在战国晚年,申韩一派的法家思想,随后继黄老为汉冶之指导。这一趋势在文、景时逐步发展。汉廷削平吴楚七国之乱,同时又逐渐出现了所谓的“酷吏”(《国史大纲》)。从具体的时代背景来看,经过几十年的“无为之治”,民间游侠和豪强在文帝、景帝、武帝时代崛起,王朝列侯和大臣依赖,隐约威胁到国家权力和专制皇权。对于汉武帝来说,他想打击豪强,惩罚权贵,重新洗牌权力,他想下一盘大棋,酷官只是在他的棋盘上充当车马炮。

酷官出身寒微(以上十个酷官,除了周阳是世家子弟,其他九个自卑,易纵和王温舒曾经是小偷),无私可靠,容易被皇帝驱使。而且酷吏心狠手辣,铁面无情,敢于用铁腕手段贯彻上峰的权力意志,“打黑”、在“维稳”方面(比如打击不听话的豪强,摧毁大势力的商人),往往表现出色。一旦他们取得了成就,他们就会受到皇帝的赞赏。

义纵在长陵和长安县的县长任职。因为“直法行治,不避贵戚”,武帝认为他很有能力,于是提拔他当河内县长,负责一县治安——如果我们了解汉代皇帝和外戚之间的权力斗争,就不难理解武帝为什么要重用敢冒犯贵戚的义纵。义纵也不辜负皇帝的厚望,一到任就将当地豪强禹氏灭族,一时“河内道不拾遗”。有了这个政绩,皇帝又把他提升为南阳太守。

盘点酷吏的结局:历代酷吏难以善终

与义纵同为盗贼出身的王文舒,发迹履历也与义纵相似。王文舒在广平县都尉时,有一套“打黑”的手段:先在县里挑十几个英雄当官,“以为爪牙”,然后把这些人犯的罪行掌握在手,作为把柄,然后即使他们去监督小偷。任何为王都尉努力工作的人,虽然有百罪,也不追究;而那些拒绝努力工作的人,王都尉抓住了他过去所犯的罪行,处以重刑,甚至灭族。当然,这些爪牙必须努力工作。“出于某种原因,齐赵郊区的小偷不敢接近广平,广平的声音也没有拾起遗产。”武帝听说后,提拔王文舒为河内县太守。

此时义纵已从河内郡升迁他郡。河内郡王温舒掀起的“打黑”风暴,使得义纵之前对米家族的灭族血腥一下子变成了毛毛雨。早在广平县,王太守就已经摸清了河内县的“豪奸之家”。到达河内后,他立即逮捕了1000多名“郡中豪狡”,然后请皇帝灭门,轻罪处死,没收财产。武帝立即准备,于是王太守大开杀戒,导致河内郡“流血十多里”,不但道不拾遗,而且“郡中无声,不敢夜行,野无犬吠之盗”。王文舒执掌京师的政法和治安,“天子闻之,以为能,迁为中尉”。

然而,酷吏虽然以“能干”重用,但最终的命运却以凄凉告终。在《酷官列传》中描述的11名酷官中,除了杜周的好结局外,其余10人都没有好结局:景帝时代的酷官郅都被窦太后处决,宁成和尹齐被处决,周阳因和义纵被弃市,张汤、减宣和王文舒自杀。杨仆和赵禹的人生结局稍好一些,杨仆病死,赵禹因犯事罢官,接受“休假治疗”,最后老死在家里。

以我读完《酷吏列传》后的感觉,西汉酷吏之无善终,不是所谓的“狡兔死,走狗煮”,而是死于官场的倾扎和自己的罪恶。智都被处死了,是他迫害了临江王;周阳因与同郡太守申屠公争权,互相起诉,双双受罪;张汤被敌人陷害下狱,自尽谢罪;王温舒因接受下属贿赂等罪行被捕,畏罪自裁;减宣也是怕罪自杀。宁成与义纵、张汤与减宣之间的“狗咬狗”故事,更是展现了酷吏政治的险恶。

宁成以铁腕著称,被景帝任命为中尉,专门对付那些违法的贵戚和豪富,使“宗室豪杰大家都很紧张”。武帝即位后,调任宁成为内史(京师行政长官)。这时,讨厌他的外戚出来揭发他的罪行,把他送进监狱。宁成一没完没了,干脆越狱逃回家乡南阳,买田放租。几年后,皇帝赦免了世界,宁成也积累了“几千块钱”的财产,于是他炫耀自己的力量,“持官长短,出自数十骑”,驱使当地人的权威比太守更大。过去的“打黑”英雄成了社会的“黑老板”。

但倒霉的是,宁成遇到了更加残忍的义纵。由于义纵在河内郡“打黑”的得法,晋升为南阳太守。他一到任,就抓起宁家审讯,彻底瓦解了宁家在南阳的势力,宁成也受到了惩罚。义纵铁腕“打黑”的成就受到了武帝的青睐,被调到了京师的内史(正好是宁成的官职,落马)。在京师地区,豪民为奸,私铸五铢钱。当时赵禹和张汤虽然以严酷著称,但在九卿中名列前茅,“但治尚宽,辅法而行”,意思是“打黑”无效,朝廷需要义纵来施展霹雳。义纵上任后,杀了很多人,但“奸民”却越杀越多,连朝廷的监察官都看不见。后来,一位名叫杜式的官员抓住了义纵妨碍公务的机会,指控义纵犯欺君罪,义纵遂被弃市,结局比宁成还惨。

张汤被陷害入狱时,减宣曾落井下石,张汤终于绝望自尽,有减宣的“助一臂之力”。后来,减宣追杀了一名官员,不小心把箭射到了上林园的门上,犯下了大逆不道的罪行,被判处灭族之刑,不得不步张汤后尘自杀。在冥冥中,报应似乎不舒服。当然,这不是天生的报应,而是申韩法术的回归和酷官政治的实施,把官场变成了赤裸裸的斗兽场,丛林政治活剧《螳螂捕蝉,黄雀落后》一再上演。酷吏在率兽食人的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挖坟。说到这里,我们应该发现儒家思想把政治纳入德性秩序的努力,并不一定是宽迂回的。所谓“仁政”,难道不是暗合哈维尔倡导的“反政治”精神吗?

除了毒害政治伦理外,酷官当政也摧毁了社会的良好治理秩序。虽然酷官的铁腕可以收一段时间,使当地社会出现短暂的“道不拾遗”局面,但社会的自我活力和礼俗秩序被严重破坏,政治压力过后,社会立即崩溃。据《酷吏列传》报道,王文舒以严酷的手段治政后,郡守、都尉、诸侯等大部分人都效法王文舒,但结果“吏民益轻犯法,盗贼滋起”。就这样,太史公在《酷吏列传》开头引用孔子的话:“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耻而格”,当然有他的深刻含义。


盘点酷吏的结局:历代酷吏难以善终盘点酷吏的结局:历代酷吏难以善终

,,

  • 辛弃疾不为人知的一面:有酷官恶名 有拍马嫌疑
  • 辛弃疾不为人知的一面:在我们的印象中,著名的爱国诗人辛弃疾是一个“文能安天下,武能上马定天地”的人物。第一,他能写诗,“...

  • 张汤审鼠讲的是个什么故事?审鼠结果怎样
  • 张汤是汉武帝时期有名的酷吏,但是张汤不仅仅是一个酷吏,而且还是一个非常有才能的司法官员,不见编写了多部吏法著作,做出...

  • 狄仁杰宁自杀不诬告狄仁杰宁 血流满面吓坏了酷吏
  • 前面说过,狄仁杰从小性格倔强,一生坚持原则。这是他成功的因素之一。 他引起皇帝注意的第一件事就是他的性格。有两个将军,...

  • 秘密:北齐历史上的动物王朝 皇帝没有善终
  • 北齐王朝揭秘:南北朝(公元420-公元58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大分裂时期,从公元420年刘裕篡东晋建立南宋到公元589年隋朝灭陈...

  • 西汉张汤最高官居何位?张汤后来是怎么死的
  • 张汤是汉朝武帝年间的人,父亲是长安丞,是一个官宦世家,张汤从小就显示出过人的断案才能。小时候有一天,张汤父亲出门办事...

  • 汉初酷吏张汤:把法律作为整顿他人的工具
  • 公元前二世纪的一天,在西汉都城长安,一个男孩和他正在玩的游戏一起,被历史永远记录下来。男孩的游戏是审理盗窃案,一只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