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为什么顾炎武晚年不肯回昆山?是因为他的侄子吗?

顾炎武是明末清初的著名学者,也是明朝的遗老。清军南下时,顾炎武在家乡昆山兴兵抗清,起兵失败后,顾炎武坚持一生不与清朝合作,只专注于讲述。顾炎武的三个侄子也很有名。徐元文是顺治朝状元,曾担任文华殿大学士、户部尚书等重要职务。徐乾学是康熙朝探花,官至刑部尚书。官员至吏部侍郎徐秉义。徐氏三兄弟都为清朝效力,官运亨通,顾炎武与徐氏兄弟的关系也相当抢眼。

[img]377723[/img]

后朝为前朝修复历史是一种古老的做法。清朝希望借此机会修复《明史》,争取更多士大夫对清朝的支持。徐乾学和徐元文的兄弟们曾经主持过《明史》的编辑工作。两兄弟都试图说服他们的叔叔顾炎武参与《明史》的编辑,但都被顾炎武严厉拒绝了。为了表明自己的立场,顾炎武甚至说:“如果一定要互相逼迫,那就死吧!”可见顾炎武的坚定决心。

[img]377724[/img]

徐氏一门三兄弟考中进士入朝为官,与叔叔顾炎武的教导无关。顾炎武游览北京时,有时也住在几个侄子家里,但顾炎武与几个侄子的关系并不密切,而且可以说是故意与几个侄子保持距离。但顾炎武也不忘教育侄子如何当官。顾炎武要求侄子侍奉君主坚守道德,为官廉洁,以天下苍生为念,重视民间疾苦。俗话说“居庙之高就忧其民,距离江湖之远就忧其君”,可见顾炎武先忧之忧的感觉。同时,顾炎武虽然严守忠于明朝的志向,但并不反对侄子为清朝效力。顾炎武对下一代年轻一代的选择相当开明。

[img]377725' />

自从顺治年间离开家乡后,顾炎武多年来一直拒绝回昆山。虽然几个侄子富贵后多次提出给叔叔买地养老,但顾炎武拒绝了。许多学者认为,顾炎武晚年拒绝回昆山与几个侄子有关。几个侄子入朝为官,后代也有很多人科考中式,徐氏成了当地的富家族,一时间有很多人攀登附会者。但徐氏家族为富不仁,在昆山与当地官员勾结,疯狂兼并土地,横行霸道,引起当地民怨沸腾。顾炎武这一代胸怀世界百姓的大儒,自然不屑与几个侄子为伍,所以直到死才回到家乡。


为什么顾炎武晚年不肯回昆山?是因为他的侄子吗?为什么顾炎武晚年不回昆山?是因为他的几个外侄吗?


  • 黄宗羲:明末经学家、历史学家、思想家,他的人生经历如何?
  • 黄宗羲与顾炎武、王夫之、唐甄并称“明末清初四大启蒙思想家”,与顾炎武、方以智、王夫之、朱舜水并称“明末清初五大家” [img]...

  • 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顾炎武是如何学习的?
  • 众所周知,顾炎武精通经典、历史、音韵、小学、金石考古、方志舆论和诗歌。他是怎么做到的?让我们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小...

  • 什么是黄宗羲定律?积累莫返之害是什么意思?
  • 黄宗羲是明清三大著名思想家之一。他总结了历代税法改革的“积累不返之害”,现在我们称之为黄宗羲定律。那么黄宗羲定律是什么...

  • 顾炎武率众结社的具体过程是什么?
  •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变迁,生动的历史人物,在漫长的历史河流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接下来带你走进顾炎武率众结社的故事。顾炎武...

  • 窦仪的轶事典故有哪些? 窦仪是什么样的人?
  • 人物评价 范质:窦仪清介重厚。 赵匡胤:①非斯人不能处禁。②天何夺我窦仪之速! 脱脱:窦氏弟昆以儒学进步,期待时光。仪之刚...

  • 介绍八股文的发展历程 八股文的发展经历了哪些改革?
  • 发展历史 宋朝 八股文起源于宋元经义,北宋王安石变法,认为唐代以诗、赋、帖经取士,浮华不切实际,所以多科为进士一科,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