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哀侯元年(前376年)继承君位,与赵敬侯、魏武侯废晋靖公为民,瓜分其食城,使晋国绝祭。韩哀侯两年(前375年)灭亡郑国;(韩灭郑之战),迁都新郑。韩哀侯三年(前374年)去世,他的儿子韩共侯继位。
经济措施
韩哀侯时期,手工业发展迅速
与农业相结合的家庭手工业。随着井田制度的崩溃,小农业经济已成为封建生产模式的基础。小农业经济的特点是男性农业和女性编织。其产品主要满足家庭的需要,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img]130673[/img]
个人手工业。是指具有一定特殊技能的民间工匠,依靠自己的“技能”从事小型商品生产,分布在木工、皮革工人、鞋工、陶瓷工人、油漆工等各个行业,其产品主要生产和销售。
私人手工业。指“豪华人”经营的大型手工业。例如,沂顿经营的盐业、卓氏和孔氏经营的冶铁业主要依靠农民、雇员和奴隶。私人手工业应向国家缴纳税款。一些大型手工业主积累了大量财富,比皇室更富有。
官营手工业。一般规模较大,由政府设立专门的官员负责,其生产者由奴隶、罪犯和雇员负责。其产品主要是武器、礼品和生活奢侈品,主要用于满足统治者的需要。
韩哀侯时期,韩国的商业也很发达,主要表现在商人的活跃、城市的繁荣和货币的流通等方面。
[img]130674[/img]
韩国商人在列国之间贩运,扩大了商品交换的范围。北方的马、南方的鱼、东方的盐和西方的皮革都可以在中原市场买到。大商人比较活跃,比如大商人白圭,“人抛弃我,人取我和”的方法,(《史记货殖传》)搞投机交易,赚了不少财富。河东盐商沂顿和冶铁商郭纵,富家世界交接诸侯,干预政治。杨翟大贾吕不韦,通过卖贵,家到千金,参与政治,官到丞相。
韩哀侯时期,城市的繁荣是商业发展的重要表现,战国时期出现了许多工商发达的大城市,韩之阳翟(今河南禹县)。
韩哀侯时期,随着商业的发展和城市的繁荣,金属货币的流通越来越广泛。当时金属货币有两类:铜币和金币。铜币主要有四种:燕、齐用刀币,周、秦用圆币,三晋用布币,楚用“蚁鼻钱”。金币一般以斤(162)、易(22)为计量单位,还有“饼金”和“营爱”。金属货币进入商品流通领域,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重要表现。
在韩哀侯执政期间,采取了哪些措施来促进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