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为什么韩国是战国时期第一个被摧毁的? 秦国:让让,挡道

我不知道为什么韩国是战国时期第一个被摧毁的读者。让我们给你详细介绍一下,然后往下看~

原因很简单,韩国挡路了,刚好挡在函谷关前面,而函谷关正好是秦国东出的唯一途径。

为什么秦国在战国后期统治世界?

除了商鞅改革带来的巨大国力增长外,还有其卓越的战略地位。它坐在关中和巴蜀,可以攻击,可以撤退,可以防守,完全掌握了对敌人的主动权。

主动权有两个关键点,一个是东门函谷关,一个是南门武关。

其中,函谷关的战略地位高于武关。武关只防楚国,地方偏远,易守难攻。既不是秦国东出灭六国之路,也不是六国联合杀秦的选择。

相对而言,威胁不是太大,基本上秦楚在那里竞争!

[img]635956[/img]

其实这个关键点在函谷关!

至西,函谷关是秦国的核心——关中。

如果函谷关破裂,秦国几乎消失了。秦国不是赵国和楚国,有许多政治经济中心。

他们的命根在咸阳,咸阳没了,秦国也没了。

而且函谷关往东,那就是六国羔羊啊,随时待宰。只要秦国持有函谷关,他们就有主动权。

不幸的是,韩国恰好是秦国出函谷关的第一个国家,不仅是障碍,也是威胁。

公元前381年,“楚、赵、魏、韩、燕同伐秦,攻函谷关”,可算是把秦国吓出了一身冷汗。

@ 要消除这种威胁,秦国是非常必要的。

[img]635957[/img]

此外,韩国的实力相对较弱。除了战国初期略横一段时间外,其余时间都是弟弟,长期以来与燕国争夺战国七雄倒数第一。

俗话说柿子专挑软捏,秦国崛起后,其用兵最多的国家,除了世仇魏国,就是倒霉鬼韩国。

前面提到,自公元前318年韩魏等五国攻打函谷关以来,秦国就意识到韩国是函谷关最大的威胁。

于是开启了吃饭睡觉打韩国的模式。

[img]635958[/img]

前317年:秦败韩师于修鱼,斩首8万级,俘虏了他,申差于观泽。

前314年:被秦败于岸门,韩太子仓入质秦以和。

三十八年前:秦将甘茂破韩国宜阳,斩首六万。

前291年:秦伐韩,拔宛

前286年:秦败韩师于夏山。

前264年:秦伐韩,拔九城,斩首5万。

前263年:秦武安君伐韩,取南阳;攻太行道,绝之。

前262年:秦伐韩,拔野王。上党路绝,韩献上党与赵。

前256年:秦伐韩,取阳城,负小米,斩首4万。

前249年:秦伐韩,取成皋、荥阳,成为秦国三川县。

前244年:蒙叛伐韩,取十二城。

70多年来,韩国被秦国殴打了11次,秦国主动殴打。

还有很多韩国人主动凑在一起挨打。

例如,在公元前316年,他主动攻击秦国,以报复8万名修鱼士兵的仇恨,但他被打了回来。公元前293年:韩国和魏国一起与秦国核算,被白起殴打,斩首24万元。这是历史上著名的伊克之战,奠定了秦国西方霸主的地位。

被长期殴打的韩国最终逐渐接受了自己的命运,尤其是在公元前241年,第二次五国未能攻击秦国。韩国完全绝望了,所以他主动成为秦国的大臣,并开始成为秦国的附庸。

事实上,韩国当时可以被摧毁,但秦国还没有准备好统一六国,或者秦始皇还没有长大。

再加上韩国已经归属,真的没必要。还不如把精力花在实力雄厚的周边国家,比如魏、赵、楚。

@ 事实上,问题是,在韩国已经归属的情况下,秦国为什么要在随后的统一战争中首先摧毁它?这不是浪费力量和时间吗?

有人可能会说远交近攻,一个个突破战争思想。说实话,个人不太同意。

[img]635959[/img]

如果这个策略是在前20年,也就是五国第二次伐秦,也可以说是过去了。然而,随着东方六国联盟势力的瓦解和秦国的不断壮大,秦国已经有了一挑六的实力。

事实上,在灭六国战争中,秦国采取了横推战略,先取三晋,再取燕楚,最后到最东边的齐国海边看日出。

首先要拿韩国,第一个原因是韩国太鸡贼,反复无常,让秦国怀疑自己的忠诚度。

[img]635960[/img]

由于韩国处于四战之地,国力相对较弱,长期以来一直扮演弟弟的角色。

你说当弟弟就当弟弟,老老实实选个大哥不好,但韩国偏偏不安。

魏国牛的时候,和魏国混在一起;齐国起床后,赶紧跟着齐国打魏国;秦国牛的时候,又跟着秦国,但是当合纵之风兴起的时候,韩国立刻转枪头,充当了进攻函谷关的先锋。最厉害的是,韩国充满了诡计,如果韩国不再挑衅秦赵上党之争,估计也做不到。

[img]635961[/img]

@ 秦国一直都知道,这个韩国不是一个好角色。现在军队即将东进,如果秦军再次在前面打架,韩国在背后捅刀子,那就不好玩了。

最好早点解决这样的不稳定因素,以免后顾之忧。

而且,赢得韩国有很多好处。韩国虽然国力不强,但战略地位很高。

韩国虽小,但地处中原,土地丰富,人口众多,能给秦国带来大量的物资供应和人口补充。

韩国人不能上战场,但他们可以当劳动挑夫。

此外,正如我前面所说,韩国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它抓住了秦东进的道路,同时连接了其他国家。赢得韩国后,秦的进攻选择将更加多样化。虽然你以前可以借什么,但你不能有自己的方便和放心。

[img]635962[/img]

而且,赢得韩国真的不需要太大的努力。这些年的压制和掠夺几乎把韩国榨干了。

韩王安置南阳后,秦国取新郑几乎可以平坦。既然有这么好的机会,为什么不呢?

当然,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秦朝的韩国公子韩非死了,没有人能再为韩国说话了。


为什么韩国是战国时期第一个被摧毁的? 秦国:让让,挡道为什么韩国是战国时期第一个被摧毁的? 秦国:让让,挡道

,,,,,,

  • 解密:为什么信陵君魏无忌一辈子都没有掌权?
  • 相信大家都知道“战国四公子”:孟尝君田文、平原君赵胜、新陵君魏无忌、春申君黄歇,这四个人的出现一度改变了战国时期世界的...

  • 孔子后代 中国最后一位贵族孔家后人的生活状况被揭露
  • 孔子后代:孔子,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伟大成就。它在世时被...

  • 春秋五霸都有谁?为何会形成春秋五霸的局面
  • 春秋战国时期,我们都知道群国纷争,最后秦国统一。周天子势力逐渐的衰弱,让各地的诸侯实力大增,那么当然每一个人都想当老...

  • 解密:先秦墨家墨子到底是如何游说各国政要的?
  • 墨子是先秦王子中罕见的农民思想家。他深刻的理论不仅体现在政治领域,也体现在逻辑哲学上。他的话往往从小到大,甚至是类比...

  • 儒家思想代表人物之一的孟子的思想主张是什么?
  •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是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和散文家,是儒家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孟子是孔...

  • 无比的策略和无情的耐心——《德川家康》序
  • 德川家康是日本德川王朝(江户幕府)的第一任君王(征夷将军)。在日本混乱的战国时期,他扫平了群雄,创造了260多年的长期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