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腊八粥煮成粥色纯红 避邪的意思是[朱砂粥]

喝腊八粥,我从小就讨厌煮烂的红枣。最近,我偶然高兴地发现,我过去真正关注的腊八粥不会与煮枣混合!

据金发水和周沙尘的《王府生活记录》报道,在过去,“豆枣混合,米饭和水果一起煮”是“粗粥”。还有“细粥”,也叫全粥。成品是纯红色的粥,但没有一粒豆子或半个枣子。腊八粥必须精心煮成红色。今天似乎没有强调这一点,但这是一种习俗。

根据《东京梦华录》的记载,“腊八粥”在北宋已经流行起来,但只说每个佛寺都煮“七宝五味粥”,而民间则“以果杂料煮粥”,不强调粥的颜色。然而,元人熊梦祥在《析津志》中写道,每逢腊八,佛寺都煮“红糟粥”

[img]73688[/img]

古人认为朱砂可以避邪,使腊八粥变红,并称之为“朱砂粥”。当然,朱砂不能真正放在粥里,而是用红豆和红枣染色。至于具体方法,明朝太监刘若愚在《饮中志》中提到,“红枣先打几天泡汤”,然后在第八天早上用这种枣汤煮粥。清人富蔡敦崇在《燕京岁时记》中说,将滤去皮的红枣泥与杂米一起煮。《王府生活记录》中介绍的方法最为详细:用清水煮红豆,用清水煮红枣,煮成深红豆汤和枣汤,然后过滤掉豆枣,然后用两种清汤一起煮“粥米”。

粥是腊八粥中使用的杂米。只有十种粥,大致是莲子、茨实、菱角、薏米、白米、糯米、大麦米、黄米、小米、高粱米,煮成一锅红润清澈的杂米粥,里面没有红豆和红枣的痕迹。

那么,腊八粥里一定有杂果,但是它是怎么来的呢?原来“粥果”要单独搭配,颜色很多,包括白葡萄干、熟栗子、青梅、糖渍樱桃、熟杏仁、榛子、松子、核桃、瓜子、花生等。也有枣,但要去皮,切成两个,去掉枣核,使其口感细腻。同时,杏仁等坚果的一部分用红曲或胭脂染成红色。

送给亲朋好友的时候,把红粥放在罐子里,各种果仁放在一个小盒子里,配套送出去。吃的时候把红粥舀进碗里,然后熟练的人把红白果仁撒在粥面上成方形图案,点缀着栗子、枣子、青梅、樱桃,五颜六色。据说味道不一样。

腊八粥上撒上各种坚果的吉祥图案,也是一种惊人而漫长的传统习俗。宋人庄严的《鸡肋编》记载:“宁州腊月八日,人们与白粥竞争,以柿子、栗子等染色,为花鸟雕像,更多。发展到清代,竟演变成将粥果加工成各种迷你小工艺品的风气。据孔子77代孙女孔德茂回忆,曲阜孔府就是这样。比如红山楂果会雕成小镂空花篮,浮在粥面上。

《燕京岁时记》、《北京岁时记》记载,民间流行用粥果拼成小狮子,叫“果狮”,大致以干枣为狮身,半核桃仁为狮头,松仁为足,杏仁为尾,糖粘连而成。此外,袖珍娃娃的形象也是用类似的方法粘在一起的。当浓稠的腊八粥在碗中晾干到半凝固状态时,将这样的果狮和儿童肖像轻轻放在粥面上,就像彩色浮雕的效果一样。

更让人流口水的是,在清代,人们在喝腊八粥时,应该搭配四种粥和零食。其中一种粥是用野鸡丁炒粥,即将核桃、杏仁、松子、花生、白葡萄干和野鸡肉丁炒成热菜。这样的粥和配菜的搭配听起来真的很香。


腊八粥煮成粥色纯红 避邪的意思是[朱砂粥]腊八粥煮成粥色纯红 避邪的意思是[朱砂粥]

,,

  • 南北朝时有新年穿新衣的习俗:[长幼知正衣冠]
  • 正月初七,据说这一天是人类的诞生日,也就是人们的生日。人们曾经称这一天为“人日”、“人日”或“人日”。民间专家表示,“人日”...

  • 盘点哪个国家的风俗最精彩:不能随便摸孩子的头?
  • 旅行就是一种「以我的大惊小怪走进当地人是理所当然的」因此,每当你在旅途中看到不同的异地风俗,就会让人感到非常惊讶! 但...

  • 唐代人吃什么食物? 为什么不吃鸭鹅肉呢?
  • 俗话说,人以食为天,一天不吃饿慌。作为美食家,我们的饮食历史自然更长。众所周知,唐朝是最繁荣的朝代,所以他们的地方习...

  • 揭示古人的计时习惯:晨钟暮鼓和三更半夜的起源
  • 古人称深夜为“三更”和“半夜”,也从古人的计时习惯入手。古人对白天和黑夜有不同的时间和名字。白天被称为“钟”,晚上被称为“更...

  • 正宗腊八粥是什么样的?腊八还有哪些饮食文化?
  • 腊八节最著名的食物是腊八粥,但如果你只知道腊八粥,你就会过时。让我们来谈谈腊八节的饮食文化。让我们给你一个详细的介绍...

  • 宋朝人把春节变成万圣节:乞丐扮鬼,挨家挨户要钱
  • 他们都感叹“新年的味道越来越淡”。在过去,那些烘托节日气氛的礼仪、符号和习俗似乎逐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那么古代人们是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