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厕所是生活中必须做的事情,也是经常做的事情。古人云:“人有三急,上厕所第一”,说明厕所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但自古以来,厕所在中国人眼里似乎就是一个肮脏的地方,他们不愿意提及。然而,通过中国古代厕所的名称和意义,我们可以窥见这一事物所反映的历史文化状况,对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img]68978' />
厕所是人们排便的地方。根据考古学发现,厕所已经存在于新石器时代。确切地说,它最早是在5000年前西安半坡村氏族部落的遗址中发现的。考古发现的厕所只是一个坑,非常简单,是图中的坑
[img]68979' />
图片:河南永城芒砀山汉梁孝王后陵宫雕刻精美的石质马桶
据《左传》记载,公元前581年6月6日中午,晋景公姬正准备品尝新麦,突然觉得肚子肿了,便上厕所便便,不小心掉进粪坑而死。纪先生很可能是历史上第一个在厕所里死亡的君主,这暴露了先秦时期宫殿厕所的简陋。很可能是大粪坑上有两块踏脚板,粪坑的体积足以淹死不小心摔倒的活人。为了避免这种厄运,后代皇帝逐渐改善了宫厕条件。
[img]68980[/img]
《世说新语》透露了皇家厕所的不同寻常之处。西晋将军王敦被晋武帝招为武阳公主的女婿。结婚那天,他第一次使用公主的厕所。当我第一次看到它时,我觉得它很华丽,比私人住宅好得多。当我进去的时候,我发现它也很臭,我的心有点平静。
[img]68981' />
图:漆箱
很快,我看到厕所里的漆箱里装满了干枣,只是当它们是“坑里的食物”时,它们都被吃掉了;事后,侍女带来了一盘水,还有一个装满“浴豆”的玻璃碗。王敦把这些“浴豆”倒进水里,一饮而尽,这让“群仆掩口而笑”。原来,干枣是用来塞鼻子防臭的,而“浴豆”相当于近世的肥皂。
[img]68982' />
古人审美兴趣不同造成的笑话,大多是尿盆和酒器难以区分,特殊的太监保管,需要时传播“官方房间”。皇帝和妃子使用的“官方房间”非常精致,分为矩形和椭圆形,由木头、锡或瓷器制成。
[img]68983' />
图:官房
木制官房是长方形的,外面有一个木框。框架上有一个椭圆形的嘴,周围有一个垫子。嘴上有一个盖子。便盆可以像抽屉一样拉。一般来说,木制便盆都装有锡,以防止泄漏。锡制官房呈椭圆形,盆上有木盖,中间有按钮;这个便盆应该和凳子一起使用。凳子比较短,前端开椭圆形口,盆放在下面,对准圆口。凳子有靠背,包有软衬,就像现在没有扶手的沙发一样。坐在上面并不比现在的厕所差,只是不能冲水。
古人常说人有三急:那么古厕到底长什么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