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下南洋最多的人在哪里吗?不知道没关系,告诉你。
南洋这个词最早可能出现在明朝。明朝人口迅速扩张,政府封闭海关,阻碍了国际贸易,使渔民生活困难。明朝的口粮已经不能养活越来越多的人口了。在这种情况下,许多福建和广东的东南沿海人只能出海寻求新的生活方式。
[img]56456[/img]
他们离开了家乡,可能来到中南半岛、菲律宾群岛、印尼群岛和其他地方,在那里工作或做生意。当时,它被称为“下南洋”——这是一种行为,至于南洋在哪里不是很清楚。
当然,明清两朝都实行海禁政策,不允许下南洋。这群出海谋生的人被视为中国的弃民,如果被抓住,将受到极其严厉的惩罚。
直到19世纪中期海禁解除,清朝人才能公开出国。在此期间,福建广东沿海居民越来越多地下南洋。现在东南亚华人的祖先大多是在这个时候迁移的。
总的来说,中国人的“下南洋”是平和的,是非国家行为的,只有一些人为了生存而个人行为。
[img]56457[/img]
事实上,所谓的南洋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在明清时期,有时甚至台湾的水域也被称为南洋。在当时的一些北方人看来,甚至浙江以南的水域都是南洋。清朝有南洋水手或南洋舰队,主要负责江苏和浙江的海防事务。
“南洋”这个词最早出现的时候是什么时候?下南洋最多的是哪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