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蒙古建立的元朝,许多网民认为元朝遵循民族歧视政策,如将人分为四个等级:蒙古人自然是第一等级,第二等级,金国的汉人是第三等级,南宋的汉人是第四等级——也被称为“南方人”。此外,多元朝将全国人民分为十等,一官、二官、三僧、四道、五兵、六农、七匠、八倡、九儒、十丐。@ 在明朝人的作品中,蒙古建立的元朝故意压制汉人。元朝的汉族人就像猪狗,生不如死。
真的是这样吗?元朝的建立对汉族人真的残忍吗?
清朝著名学者魏源在他编辑的《元史新编》中说:“明朝人特别喜欢批评前朝。他们总是说,元朝统一世界后,他们把内外分为三等。他们对颜色、中原人、北方人和南方人都很好。对汉族人来说,尽量提防作乱。元朝的所有关键部门都是元朝的世家大族,汉族人不到百分子一两。即使在元朝中期,受皇帝宠爱的汉人最多也是翰林学士,从来没有当过宰相掌权的例子。”
魏源列出的这些观点对后人影响很大,也是普通人对元朝的印象。后来,魏源批驳道:“在元世祖忽必烈时代,金国契丹人耶律楚材被重用为相。耶律楚材举贤任能,没见过。在忽必烈时代,有汉族史天泽、刘秉忠参与军政要务,等级等同于宰相。此外,赵璧、宋子贞、张文谦、姚枢、许衡、叶李等汉人都曾进入中书协助大政。”
元世祖忽必烈才华横溢。他能在中原和江南站稳脚跟,不可避免地与他宽松的民族政策有关。那么,元朝有什么颜色的人和南方人吗?魏源说,是的,那是在元朝中后期。
原来,元朝中后期,大多数蒙古人成为特权阶级,就像清朝的八旗子弟一样,自然引起了各地汉人的不满。随着各地的不断叛乱,元朝中央政府对汉族人的信任也大大降低。在这种情况下,对汉人和南人的歧视更为明显。这其实是可以理解的。比如元朝和朱元璋打仗的时候,真的很难让人放心把兵权交给汉人。要知道朱元璋他们打的是民族牌。
至于十等人——最有名的说读者是臭老九,其实也是明朝人说的。
明朝人编制的元朝历史资料也说漏了。例如,《元史·刑法》卷首说:“元的刑法是仁慈的,它不在乎放松,不知道如何检查。”朱元璋成立后召开军政会议,分析元朝败亡的原因。他说:“宋元宽纵,今天宜肃纪纲”。原来,历史上真正的元朝不是一个严厉的刑法朝代,而是一个执法宽大、民族平等的朝代。
历史误读:蒙元没有将民族歧视政策列入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