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大典》汇集了8000多本古书,从先秦到明初。除了著名的经史子集,还有哲学、文学、历史、地理、宗教、医卜等作品,包罗万象。《永乐大典》还收录了许多后人已经残缺或丢失的珍贵书籍,如《薛仁贵征辽事略》、宋本《水经注》等。,所吸引的材料都是完整的抄录原文,所以很多珍贵的文献都能保存原貌。人们称永乐大典为“明初珍本秘籍的宝库”。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永乐大典》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百科全书。它比著名的《不列颠百科全书》早了300多年。
[img]788677[/img]
图片来自网络
《永乐仪式》的编排非常科学,有点类似于今天字典的拼音检测方法。在书的前面,一个“门”字被用不同的字体诠释。端庄的楷书、狂野的草书和美丽的隶书展现了汉字的魅力。这本书引用了66种古籍和46张插图。它记录了中国古代不同层次的门,如白虎门和玄武门,以及门的结构、类别、风格和轶事。
《永乐大典》于六年内完成,并在南京文渊阁收藏。19年,明成祖朱迪迁都北京,还将《永乐大典》带到首都,收藏在宫中的文渊阁。
永乐仪式不仅篇幅巨大,收藏广泛,而且书写整齐。书中所有的文字都是用刷子和楷书写的,每半页有八行,大字占一行,小字抄成两行,每行28个字。《永乐仪式》中还有许多精美的插图。山川地形采用白色绘画技术绘制图形,形状逼真。这本书是用粗黄布包裹的。它优雅而庄严。它被中外专家学者誉为世界上罕见的珍宝。
然而,这样一本珍贵的书只留下了一份副本,但原件却未知。发生了什么事?
[img]788678[/img]
图片来自网络
明嘉靖皇帝一生都喜欢仙术道教,一心想长生不老。在案头,总有几本《永乐大典》供参考。嘉靖36年宫内发生火灾,嘉靖立即命令登文楼抢运《永乐大典》。一夜之间,他下了三四次命令,这表明《永乐大典》是他心中最重要的。为了防范意外,嘉靖特别颁布了一套《永乐大典》的副本。
四年后,《永乐大典》有了副本。文渊阁存放在原著中,副本隐藏在皇史中。但从此,《永乐大典》原著的去处消息渺然。
有人认为它毁于清朝乾清宫大火,也有人认为它毁于明朝,也有人认为它毁于明朝万历时期宫中大火,也有人认为永乐大典没有丢,就在皇史上夹墙内。最感兴趣的是殉葬——原本可能和嘉靖一起埋在地宫。
副本最初收集在皇帝的历史上。明朝去世后,副本在清朝皇帝手中丢失。顺治曾经把永乐仪式放在身边阅读,他的侍从可能会抓住机会偷永乐仪式。康熙开馆修书时,发现永乐仪式的副本并不完整。
清末,《永乐大典》再次被战争冲走。义和团围困英国大使馆,存放《永乐大典》的敬一亭被毁,翰林院的书页遍地都是。据统计,《永乐大典》在这场灾难中被摧毁的副本有607份。
[img]788679[/img]
图片来自网络
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永乐大典》大部分被烧毁,其余大部分被掠夺到其他国家,如英国、美国、法国和日本。据专家估计,世界上仍有大约400本《永乐大典》残本,分散在9个国家和地区。几十年来,国内外仁人学者不遗余力地探索仪式的消失,广泛收集剩余书籍。到目前为止,中国国家图书馆已有221卷,近800卷仪式已出版。但还不到原书的4%!
为了重新聚集丢失的国宝,国家图书馆的收藏家们做出了各种努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张元济先生建议商务印刷图书馆向北京图书馆捐赠21份永乐仪式副本。中国国家图书馆馆长任继愈先生还呼吁世界各地的永乐仪式收藏机构、收藏家和有识之士拿出永乐仪式的原书,提供照片和再版。
永乐仪式之谜:副本不完整,原件不完整,但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