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大典》编撰于永乐年间,由翰林院大学士解缙编撰,历时六年(1403-1408年)。它是中国最著名的古典书籍,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百科全书。它的规模远远超过了前人编纂的所有类书,给后人留下了许多丰富的故事和谜团。中国历史地理、文学艺术、哲学宗教和百科全书文献于明朝永乐年间编纂。共有22937卷,目录60卷,分装成11095卷,全书约3.7亿字。
[img]742088[/img]
永乐大典的一页
《永乐大典》内容
它保存了14世纪前中国的历史、地理、文学、艺术、哲学、宗教和其他百科全书文献。与法国狄德罗编写的百科全书和英国的大英百科全书相比,它早了300多年,是世界文化遗产的瑰宝。据粗略统计,《永乐大典》有7000或8000种古典经典被选择和保存,其数量是前代《艺文类聚》、《太平御览》、清代编撰的大型丛书《四库全书》是《册府元龟》等书的五六倍,收书也只有3000多种。
《永乐大典》残本约400册,分散在8个国家和地区的30个单位。自20世纪初以来,它一直被收藏家复制和复制。傅增湘、嘉业堂等收藏过永乐大典的收藏家和收藏家都模拟过永乐大典。一些图书馆用复制的永乐大典来交换中国保存的永乐大典的胶卷。可以说,他们已经尽了最大努力。
[img]742089[/img]
介绍永乐大典
《永乐大典》出版了好几次
1959年,北京图书馆向中国书局提供了历年收集的永乐大典和胶卷,并与中国书局收集的永乐大典复制品一起印刷出版。经过多次补充出版,正式出版的《永乐大典》已达797卷,占现存总数的99%。台湾和日本也出版了影印《永乐大典》。2002年,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举办的“永乐仪式”600年国际研讨会上正式推出了原始模拟印刷的“永乐仪式”,并计划在几年内完成世界上所有现有的“永乐仪式”。
旷世大典永乐大典对后人有什么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