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这一代人长大后,我们对这些艺术作品的不知所措已经成为教育下一代儿童的笔触。并不是中国游客天生缺乏欣赏艺术的能力,而是我们从小就接受教育,缺乏感性的艺术和美学教学和指导。
[img]689840' />
环游欧洲,从西班牙到意大利再到法国,除了世界著名的罗浮宫,中国游客在其他美术馆并不常见。
特别是,佛罗伦萨是文艺复兴的发源地,拥有数十座艺术殿堂,如乌菲齐美术馆、皮蒂宫美术馆和佛罗伦萨美术学院,但中国游客很少出现在其中。
讽刺的是,在佛罗伦萨郊区最著名的奢侈品折扣村,中国消费者的数量几乎占90%。对许多中国游客来说,佛罗伦萨最大的意义是购买世界上最便宜的Prada、Gucci箱包服装。
[img]689841' />
与中国游客不同,老年日本旅游团经常出现在这些美术馆。这些旅游团通常由七八位五六十岁的日本阿姨和叔叔组成。在导游的带领下,他们慢慢地参观了乌菲齐美术馆的每一个展厅,说话非常安静,生怕打扰其他游客。
是不是中国游客没有艺术细胞?朋友从法国度蜜月回来,谈到罗浮宫的画,无奈地叹了口气:“我觉得这些油画很好看,但我说不出它们有多美。”
[img]689842[/img]
《蒙娜丽莎》陈列在罗浮宫德农馆、镇馆之宝油画作品,如《自由引导人民》。
大多数中国旅游团聚集在油画《蒙娜丽莎》之前,然后在一两个小时内匆匆离开。我看到20多名欧洲小学生戴着耳机,在老师的领导下有序地参观和欣赏每一幅油画。
[img]689843[/img]
在格列柯传世之作《梅杜莎木筏》之前,所有的小学生都坐在老师的要求下。老师通过讲解器低声讲解油画的内容和背景资料,孩子们静静地听着,然后低声举手提问。
[img]689844' />
这一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外,我在参观时还遇到了一个欧美家庭。我父亲低声向小女儿解释了雅克路易大卫油画背后的故事。
中国小学生沉浸在书籍的海洋中,没有如此慷慨的条件亲眼看到这些著名的作品。即使是中国著名画家张大千和齐白石的作品,大多数人也很少亲眼看到。
[img]689845[/img]
周围的展览馆和艺术博物馆很少被基础教育机构充分利用,更不用说这些西方油画雕塑了,它们只存在于艺术书籍中的豆腐块大小。因为它不是必要的内容,在艺术课上,也经常被照本宣科的老师带走。
除了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梵高等画家,以及“罗浮宫三宝”,我们往往对这些画家的“非常有名”和“非常珍贵”一无所知。
[img]689846' />
当我们这一代人长大后,我们对这些艺术作品的不知所措已经成为教导下一代童年的一种方式。并不是说中国游客天生缺乏欣赏艺术的能力,而是我们从小就缺乏情感艺术和美学的教学和指导。
[img]689847' />
这种缺乏不会对一个人的人生轨迹产生太大的影响,但足以成为令人不安的遗憾,失去一些欣赏世界的视角,尤其是在人文旅行中。这些艺术家通过作品表达的快乐、愤怒、快乐和其他感受,如果能传递给观众的心,那将是一件多么美丽的事情。
为什么中国游客不喜欢去美术馆?为什么中国孩子不懂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