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冈石窟的造像气势恢宏,内容丰富多彩,堪称公元5世纪中国石雕艺术之冠,被誉为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宝库。按开挖时间可分为早、中、晚三期,不同时期的石窟造像风格也各有特色。早期的“昙曜五窟”气势磅礴,西域情调浓厚朴素。中期石窟以精雕细琢,装饰华丽而闻名于世,展现出北魏时期复杂多变、富丽堂皇的艺术风格。晚期窟室虽小,但人物清瘦帅气,比例适中,是中国北方石窟艺术的典范和“瘦骨清像”的起源。@ 石窟中留下的乐舞和百戏杂技雕刻,也体现了当时佛教思想的流行和北魏社会生活的体现。
[img]78848[/img]
云冈石窟生动地记录了印度和中亚佛教艺术向中国佛教艺术发展的历史轨迹,反映了佛教雕像在中国逐渐世俗化和民族化的过程。云冈石窟各种佛教艺术雕像风格实现了前所未有的融合。
云冈石窟是石窟艺术“中国化”的开始。云冈中期出现的中国宫殿建筑雕刻和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国佛像龛被广泛应用于后世石窟寺的建设中。云冈晚期石窟的石窟布局和装饰突出了浓郁的中国建筑和装饰风格,反映了佛教艺术“中国化”的不断深化。
云冈石窟的历史价值:云冈石窟的影响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