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76亿人口中,右行约50亿,左行约25亿,左行国家占全球人口的17%和32%。
“向右走”主要是典型的大陆国家,如美国、中国、俄罗斯、德国、法国、巴西等;“左派”主要是典型的岛国、半岛和次大陆国家:英国、日本、印度、巴基斯坦、印尼、泰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路线分为“左右”,原因不同。
“向左走”曾风靡世界
右行或左行不是一开始就固定的,而是长期演变的结果。在古代,道路行走的规范在国内外都相当本地化,但道路延伸、交流扩大、地方习惯区域化、区域习惯已成为国家标准。在此期间,世界上更常用的是与现在完全相反的左行。
据英国人说,他们可以左行追溯到古罗马帝国。在中世纪的欧洲,骑士的习惯是靠左还是靠右。首先,人们骑马,习惯是左脚先上马箍,右脚再上马,自然要在路左上马;此外,骑士的任务是经常为面子和美丽而战,而骑士的标准战斗姿势是右手拿着武器,左手握着缰绳,为了方便地刺杀对手,自然要靠在路的左边。
日本左行的历史原因也差不多。虽然武士不为美丽而战,但他们经常像欧洲骑士一样面临决斗。武士长刀在左边,方便右手拔剑。身体的左边是脆弱的空间。自然,只有左行才能掩护空间,方便攻击和防守。武士向左走,普通人不敢向右走,所以全国“咸左派”。
拿破仑开创了“右走”阵营
[img]672917[/img]
有趣的是,拿破仑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右行的原因。在法国大革命之前,法国贵族的马车也习惯于左行。在压迫的底层人民看来,“左行”意味着贵族和特权,而“右行”意味着“革命”。因此,法国大革命,车辆右行。
拿破仑上台后,发动了一场征服欧洲的战争。在法国占领的地方,把右边的规则带到了哪里。德国、俄罗斯、意大利、西班牙、比利时等。正是因为拿破仑,欧洲不再集体“左倾”。同样,英国也将其左边的标准带到了其广阔的殖民地。印度、巴基斯坦、新加坡、澳大利亚、南非等坚定不移地走“左”路线。
美国改变了“左右”力量对比
美国是英国众多殖民地中的一个例外。由于美国在与英国战争多年后才有国家独立,而法国在其中给予了一些帮助。为了与英国完全划清界限,美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就从道路交通的“左”转向了“右”。不仅是美国因战争原因改变了“左右阵营”,匈牙利、奥地利和捷克共和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德国占领后也改变了向右行驶。
当美国加入“右倾”阵营时,“左右”的力量对比开始发生显著变化。由于汽车驾驶观察路况的需要,右左驾驶决定了“左驾驶”和“右驾驶”之间的区别。美国是现代汽车工业的发祥地。美国的“左驾驶”不断地向世界各地倾销,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许多国家是左还是右。
中国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事实上,中国一开始也是一个左行制国家。在古代,行人和车马通常在左边行走。古人讲究礼仪。在古代,他们通常“尊重右手”。人们用右手向对方致敬,而他们则站在左边或行走;另一个原因是古人在骑行和挥鞭时不伤害行人,也有在左边骑行的习惯。
[img]672918[/img]
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汽车开始流入中国,这些车辆主要是英国。英国车辆的驾驶习惯是左驾驶。当时,道路上的汽车大多是英国“右驾驶”汽车(即驾驶室右侧的方向盘),当时中国车辆也在左驾驶。
抗日战争期间,大多数中国汽车由美国进口,美国公路交通规则是右行驶,所以美国汽车到中国,必须改装方向盘和照明,这需要大量的改装成本,如1945年12月31日声明:改装成本必须达到12%。汽车是“左驾”车,方向盘在驾驶室左侧,左驾驶不利于观察路况,导致交通事故。因此,当时的国民政府下令改变机动车的行驶规则,所有车辆都在道路右侧行驶。
上海市警察局还发布通知,自1946年1月1日起,城市车辆改为道路右侧。为此,上海市政府提前做好了扩大公众宣传、改装红绿灯、重建车辆停车站、电车和公交车右侧车门改造等积极准备。
骆驼阻止巴基斯坦“右倾”
[img]672919[/img]
并非所有国家的“左右路线”变化都像加拿大和中国一样顺利。在改变“左右路线”时,习俗给变化带来了很大的阻力。例如,瑞典最初属于“左派阵营”,但挪威、芬兰等周边国家都是“右派”,给瑞典的跨国交通带来了很多不便。
因此,瑞典对“左右”问题进行了公民投票。超过80%的人不同意改革。然而,瑞典国会决心解决与邻国的交通问题,甚至利用军队维持交通秩序。在如此强大的实施下,瑞典终于成功地进行了改革。
巴基斯坦就没那么幸运了。20世纪60年代,巴基斯坦政府终于下定决心改革。然而,许多人反对政府的想法,其中最大的反对是骆驼。巴基斯坦有很多骆驼车,骆驼有走老路的习惯。几乎不可能指望这些固执的家伙改变他们的行走习惯。因此,巴基斯坦政府不得不向骆驼投降。
道路交通“一国两制”
由于历史原因,香港在交通规则上属于“左派”,而内地属于“右派”。因此,香港于1997年回归,内地和香港在道路交通问题上也采取了“一国两制”的解决方案。当内地车辆进入香港时,他们遵循香港的左侧。相反,当香港车辆进入大陆时,他们也必须遵循习俗。
这样,就产生了很多不便。虽然香港与内地的交界处有明显的边界标志,但由于交通繁忙,两列车队在入境时很难改变交通路线。于是,人们想出了这样的解决办法。也就是说,在深圳与香港的交界处修建了一座特殊的桥梁。入境车辆只需按原路规行驶。桥梁巧妙转移后,“右倾”车辆自然“左倾”到香港,而“左倾”车辆则变为“右倾”。
即便如此,两个地方的司机在不同的地方仍然会感到不舒服。想想看,当你习惯了向右走的时候,当你到达香港时,你突然改为向左走的时候,你总是担心迎面而来的车会撞到你吗?因此,当两地司机换身相处时,速度相当慢,除非长时间在不同的地方驾驶会完全改变这种习惯。
为什么有的国家交通靠右,有的靠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