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三国是一个超级乱世,但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大量传奇人物“聚在一起”出现,短短几十年就演绎出了一个好故事。刘备的导师,汉末三国唯一的完人卢志,就是典型的代表。
陆志字干,涿县人,年轻时以刚毅的性格、高尚的品德和崇高的抱负而闻名。在目睹了东汉末年的各种混乱后,他经常有帮助国家和拯救世界的抱负。据史书记载,陆志不仅有良好的道德和道德,而且是一个伟大而高大的男人。他身高八英寸,两英寸高。他说话时的声音像一个洪钟,非常壮观,经常被时代称赞为一个奇怪的男人。
卢植性格刚毅,品德高尚,堪称完人
卢植慷慨大方,不喜欢吟诗作赋,但对研究经典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因此,他崇拜当时的大儒马融为师,并与华欣、郑玄、关宁等著名学者成为同学。卢植在刻苦学习儒家经典的同时,也拜大儒陈球(后来官至太尉)为师,跟随他学习刑名法,也颇有成效。在两位名师的悉心指导下,卢植的学业突飞猛进,逐渐成长为一名兼通经学、律令的大才子。
卢植学取得巨大成就后,在老师的推荐下进入了仕途。他曾担任九江太守、议郎、北中郎将、尚书等职务。他以文官的身份走上了战场。他曾两平一乱,破黄巾军,展现出优秀的军事才能。不仅如此,卢植的学术成就也相当可观。他曾与蔡勇、马日瑞、杨彪等大儒一起在东观学习儒家经典,并参与续写《汉记》,深受时代好评。
刘备是卢植弟子中成就最高的
卢植卸任九江太守后,一度回到家乡讲课,收到了很多门徒,其中公孙赞和刘备两名学生最终成绩和口碑最高(“年十五,母亲学习,与同宗刘德然、辽西公孙赞俱乐部事故九江太守同郡卢植。见《三国志卷三十二》)。被称为“白马将军”的公孙赞,在汉末割据幽州、辽西地区,并与袁绍长期激战,官至前将军,封蓟侯。至于刘备的成就,这里就不用赘述了。
卢植风格正派,性格诚实坦率,从不向权贵低头。虽然他多次被排除在外,但他的声誉不断提高。卢植不屈服于权贵,敢于向邪恶势力发起“攻击”的案例很多,其中让他成名,成为世界榜样的案例无疑是他在法庭上骂国贼董卓。
此外,凉州大军阀董卓利用将军何进的机会,袁绍兄弟与宦官混战,率军入洛,专制朝廷。为了展示权威,董卓在朝廷提出废墟少帝刘辩,改立陈留王刘协。大臣们都沉默了,不敢反对。此时,只有尚书卢植挺身抗议,怒斥董卓篡权甲国,涂炭苍生,气得后者七窍生烟。董卓立刻想杀了卢植,失去了蔡勇、彭伯等劝阻才放弃,只是免职。
[img]647986[/img]
董卓想杀卢植。幸运的是,蔡勇劝阻他放弃了
而卓至,果陵虐朝廷,就是大会百官于朝廷,议论欲废立。这群人不敢说话,植独抗议也不一样。卓怒罢会,将受到惩罚。种植素善蔡邈,前移朔方,植独上书请其。当我们见到卓时,我们应该种植它。又议郎彭伯谏卓说:“卢尚书海内大儒,人之望也。今天,世界是可怕的。”卓甚止,但它只是一个免植官。见《后汉书卷六十四》。
卢植被免职后,他带着深深的失望和遗憾回到了家乡,并发誓不再当官。然而,当袁绍夺取冀州,并以“复兴汉朝”的名义邀请卢植出山时,后者出于强烈的责任感,违背了自己的誓言,成为了袁绍的军事大师。卢植在袁军只工作了一年,便于初平三年(192年)去世,享年53岁。
[img]647987[/img]
曹操也很欣赏卢植的气节
纵观卢植的一生,无论是当官还是从事学术研究,他都坚持直道而行。在当时政局混乱、人心不古的社会环境中,这是非常有价值的。正因为如此,时人们非常钦佩卢植,并评价他是“唯一的完美人物”,包括魏武帝曹操。在北伐乌桓路过涿县时,曹操发出通知,称赞卢植的生活,并派人扫墓,这表明他深受钦佩。
卢志属于范阳卢氏,后人中有许多历任显官的人,魏晋以后的范阳卢氏成员大多自称是他的后代。据韩国《卢氏三陵坛志》记载,为了逃避唐末的大动乱,范阳卢氏成员卢穗(官至翰林学士、上护军)带领家人东渡朝半岛定居,并在当地繁衍生息,卢穗成为韩韩卢氏人的祖先。
陆穗的后裔分布在光州、交河、安隶、平壤等地,朝鲜半岛总人数达30万,其中韩国约20万。韩国有许多著名的卢姓人士,其中成就最高的是两位前总统卢泰愚和卢武铉。其中,卢泰愚属于交河卢氏(中韩建交后来华祭祖),卢武铉属于光州卢氏,追根溯源是范阳卢氏之后,即卢植的子孙。卢植若泉下有知,应该为子孙在异国他乡取得这样的成就而感到欣慰吧?
卢植:刘备的老师,汉末三国唯一的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