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在看古装剧的过程中,大家都会发现古代对通缉犯也会发出通令,而这就是一幅画像。但有时当镜头切换到通缉犯的肖像时,会让很多人觉得这实际上与通缉犯本人的外表有很大的不同。事实上,在古代,通缉犯的肖像画也相对粗糙。只能说面部特征的轮廓相对正常,但实际上特别不同。那么你有没有这样一个问题,古代通缉令丑陋抽象,能抓到犯人呢?政府:也许你看了太多的电视
[img]615990[/img]
事实上,结果是毫无疑问的。即使古代通缉令画像不真实,最终还是能抓到通缉犯的通缉犯。如果你走在街上,人们仍然会站起来向衙门报告。假如收到这样的通缉令消息,囚犯肯定会在第一时间逃跑。但是,除非有人帮忙,并且有办法逃脱这种追踪,否则就不会逃脱被杀。否则,只有通缉令一出,犯人就很难逃脱法网。
[img]615991[/img]
而且这幅画的画像如此简陋粗糙,古人是如何借助他找到罪犯的?事实上,总共有以下四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古代实行的可怕的连坐制,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大家庭中有一个人犯了罪,违反了法律。所以他不仅会受到法律的惩罚,而且他的家人也会受到惩罚。这个词和平时看电视时听到的“株连九族”一样。有时候罪犯不想给家人带来麻烦,只能自首。
[img]615992[/img]
第二个原因是身份证制度。事实上,这样的制度与信贷相似。但在细节上却有很大的不同,毕竟古人的思想并没有现在那么先进。而这样的身份制度,也就是说,每个人从出生起就有一个户籍,其中记录了姓名、职业和肖像。古人要出门远行,必须通过一个关口,在这个关口必须出示身份证明。这样执行的官兵就可以让你旅行了。即使通缉犯想打扮成通缉犯,也特别困难。如果他出示身份证,他会暴露自己是通缉犯。
[img]615993[/img]
还有一点就是官府下令,如果能给通缉犯补充货物,就会得到巨额奖励。通缉犯的行为往往会比较异常,这样会引起大家的怀疑。通缉犯的消息一旦曝光,可能会想办法逃跑,去一些客栈寄宿。通缉犯的消息一发布,这家客栈突然又多了一个人,老板肯定也会有一颗心。有时候,如果这个通缉犯留在偏远的客栈里,那也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也许他会被老板卖掉。
[img]615994[/img]
最后一个原因是通缉犯肖像下有十个特别重要的词。也就是说,如果内部人士没有报告同一级别的位置信息,那么他们也会一起受苦。如果哪个与通缉犯有关,自然会秘密向衙门报告,否则受苦的就是他们自己。
[img]615995[/img]
好了,以上几点就是古人通过一幅简单的画像就能抓住犯人的原因。
古代通缉令与真人不同 为什么政府还能抓住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