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为什么洪都保卫战在历史上被描述为[守城奇迹] 连续85天,60万大军打不下2万人

很多人不了解洪都保卫战,

元末明初,最大的战争是鄱阳湖战争,为朱元璋最终赢得世界奠定了基础。作为鄱阳湖战争的第一战,洪都保卫战为朱元璋最终胜利奠定了基础。可想而知,洪都保卫战的重要性被历史上描述为“守城奇迹”。

[img]605170[/img]

洪都保卫战的进程

让我们比较一下双方的基本信息:

军队数量:

陈友谅部:倾巢出动,60万大军(可能没有陈友谅说的那么多,但不少于40万)

朱元璋部:2万人(加上人民的加入,可能会多几千)

攻守城时间:

23年4月至7月85日(1363年)

双方人员:

陈友谅部:所有精英文臣武将谋士

朱元璋部:朱文正、邓愈、赵德胜、薛显、朱海龙等

[img]605171[/img]

朱元璋部

让我们来看看战前双方的动员:

陈友谅部

对于陈友谅部来说,攻打洪都城只是战前热身。60万军队展示在只有2万人的洪都小镇前,势头势不可挡,但没想到洪都城会去钉子,牢牢钉在那里,站不住脚。

朱元璋部:

朱元璋部也可以说是朱文部。看到陈友谅的气势汹汹地率领60大军,朱文正自然知道这是一场生死存亡的硬仗,一定要精心准备。

在这里,我们还想介绍一下洪都城的情况。洪都城虽然不大,但很坚固,尤其是在太平城被陈友谅打破的经历之前。洪都城对陈友谅的攻城采取了相应的防御建设。比如洪都城靠江的一面城墙向内缩了30步,避免了陈友谅的船头与城墙相连(太平城就是这样被打破的)。

[img]605172[/img]

洪都陈有八扇门:

福州门、宫步门、石步门、桥步门、章江门、新城门、琉璃门、丹台门

守门情况如下:

邓愈:抚州门

赵德胜:宫步士步,桥步三门

薛显:章江、新城二门

牛海龙等:守琉璃,丹台二门

朱文正亲率2000精兵为机动队员,以防万一。

八门,一门约2~3000人,加上朱文正2000人,共2万多人。

战争于1363年4月23日开始..

[img]605173[/img]

第一战:针锋相对

双方准备好了,陈友谅的第一波进攻开始了,这第一波进攻也是最激烈的进攻,毕竟60万到2万,陈家军气势如虹。

在武器装备方面,陈家军还有一种特殊的武器“撞墙机”,勇敢无敌,为洪都城的城墙开了一个30丈的大洞。

有一段时间,陈家军像饿虎一样冲向缺口。双方的白刃战即将到来。陈家军拼命冲向缺口,朱文正拼命将敌人赶出,并在城墙缺口处搭建木栏杆修复城墙。

你来我去杀了一天一夜,是名副其实的拉锯战,直到第二天的天明大战才平息片刻。

这场战争,朱文正部牛海龙、李继先等人相继战死。

[img]605174[/img]

从那以后,双方的士兵都在血淋淋地战斗,没有人接受任何人。陈友谅部依靠自己的士兵,疯狂地攻城。朱文正部依靠自己守城,占据了“一夫当关万夫不开”的地理位置,迎头痛击敌人。

值得一提的是,朱文正部不仅“守城”,而且出乎意料。当敌人放松警惕时,他带领军队进攻,直接攻击黄龙,措手不及地杀死敌人,延缓敌人的进攻。

二战:拉锯战

敌人疯狂进攻近一个月,朱文正部实在受不了,为了暂停敌人的进攻,朱文正用了一招“假投降”。

朱文正派使者到陈友谅阵营讨论投降事宜。陈友谅自然愿意接受,但在双方约定的日期,朱文正没有动静。陈友谅知道自己被骗了,大怒杀了使者,继续攻城。

[img]605175[/img]

朱文正部这几天能休息一下,恢复了一些活力,双方你来我往,好不痛!就这样又打了一个月。

第三次世界大战:坚持待援

两个月后,援军遥遥无期,朱文正确实坚持不下去了。虽然朱文正和守城士兵都决心死,但他们不想这样死。

因此,朱文安排一群人利用敌人的不准备突破,寻求救援。张子明侥幸突破,找到了朱元璋,讲述了城市的情况,并要求救援,得到了朱元璋一个月后必须到达的承诺。

[img]605177[/img]

不幸的是,当张子明赶往洪都城时,他被敌人拦截,但他假装劝说降落,并在城墙下大喊:

“坚守待援,援兵马上就到”

这座城市士气飙升,所以坚强的毅力坚持了近一个月,直到朱元璋军队的到来,陈友谅被迫带领军队战斗,此时,洪都守军,朱文正终于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时刻录品历史

陈友谅率领60万大军攻打85天,却拿不下只有2万人的小镇。我们从陈友谅的角度来分析一两个: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次攻城

攻城是下策。虽然陈友谅有很多军队,但朱文正依靠“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坚城。

这就是陈友谅失败的原因之一!

攻心为上,攻城为下

攻城本来就是下策,但如果不让守城的人放下守城的心,反而激起了他“人在城里死在城里”的必死之心,也很难打破他。

这是陈友谅失败的第二个原因!

[img]605178[/img]

一鼓作气,然后耗尽,三而衰

起初,陈友谅有一颗轻敌之心,攻城准备不足,导致他无法以绝对优势赢得坚城。陈家军的气势已经弱了,但朱文正并没有因为一次又一次的成功而达到顶峰。

这是陈友谅失败的三个原因!

兵在精而不在多

士兵在本质上,但不多。陈友谅一直空无一人。军队动了几十万,其实大部分都是乌合之众。虽然朱元璋的军队很少,但他们大多是优秀的士兵。就军队质量而言,陈家的士兵不如朱家军。

这就是陈友谅失败的原因之四


为什么洪都保卫战在历史上被描述为[守城奇迹] 连续85天,60万大军打不下2万人为什么洪都保卫战在历史上被描述为[守城奇迹] 连续85天,60万大军打不下2万人

,,,,,,

  • 朱元璋打败陈友谅之后又是怎么消灭张士诚的
  • 张士诚早年贩卖私盐为业,元末发动盐徒起义,于1354年在高邮称诚王,建国号为周,建元天佑,1356年,建都平江,消灭陈友谅后...

  • 朱元璋的奇谈:陈友谅逼死元朝忠臣是[罪人]
  • 在某种程度上,陈友谅与朱元璋争天下的历史意义不亚于项羽与刘邦,两者相似。比如反秦战功,项羽大于刘邦;陈友谅在反元功绩...

  • 揭秘:朱元璋和陈友谅有什么关系?是敌人还是朋友?
  • 陈友谅(1320~1363)湖北绵阳(今仙桃市)人,农民起义领袖,中国元末大汉政权建立者。许多历史文献也以神化朱元璋来丑化陈友...

  • 朱元璋击败陈友谅称吴王:真正拥有平天下的实力
  • 到23年4月(1363年),陈友谅率领60万大军,从武昌沿长江东下,进入赣江包围洪都,报仇。七月,朱元璋率领20万水师与陈友谅在...

  • 陈友谅最擅长的事情:贪官们每次征服一地都活煮。
  • 在某种程度上,陈友谅与朱元璋争天下的历史意义不亚于项羽与刘邦,两者相似。比如反秦战功,项羽大于刘邦;陈友谅在反元功绩...

  • 花将军战太平之死:三天的激战最终被乱箭射死
  • 元末,群雄四起。朱元璋从濠洲(今凤阳)起兵,仅六年就占领了江淮大片土地。位于安徽东部的太平府(今安徽当涂)也在朱元璋的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