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不了解洪都保卫战,
元末明初,最大的战争是鄱阳湖战争,为朱元璋最终赢得世界奠定了基础。作为鄱阳湖战争的第一战,洪都保卫战为朱元璋最终胜利奠定了基础。可想而知,洪都保卫战的重要性被历史上描述为“守城奇迹”。
[img]605170[/img]
洪都保卫战的进程
让我们比较一下双方的基本信息:
军队数量:
陈友谅部:倾巢出动,60万大军(可能没有陈友谅说的那么多,但不少于40万)
朱元璋部:2万人(加上人民的加入,可能会多几千)
攻守城时间:
23年4月至7月85日(1363年)
双方人员:
陈友谅部:所有精英文臣武将谋士
朱元璋部:朱文正、邓愈、赵德胜、薛显、朱海龙等
[img]605171[/img]
朱元璋部
让我们来看看战前双方的动员:
陈友谅部
对于陈友谅部来说,攻打洪都城只是战前热身。60万军队展示在只有2万人的洪都小镇前,势头势不可挡,但没想到洪都城会去钉子,牢牢钉在那里,站不住脚。
朱元璋部:
朱元璋部也可以说是朱文部。看到陈友谅的气势汹汹地率领60大军,朱文正自然知道这是一场生死存亡的硬仗,一定要精心准备。
在这里,我们还想介绍一下洪都城的情况。洪都城虽然不大,但很坚固,尤其是在太平城被陈友谅打破的经历之前。洪都城对陈友谅的攻城采取了相应的防御建设。比如洪都城靠江的一面城墙向内缩了30步,避免了陈友谅的船头与城墙相连(太平城就是这样被打破的)。
[img]605172[/img]
洪都陈有八扇门:
福州门、宫步门、石步门、桥步门、章江门、新城门、琉璃门、丹台门
守门情况如下:
邓愈:抚州门
赵德胜:宫步士步,桥步三门
薛显:章江、新城二门
牛海龙等:守琉璃,丹台二门
朱文正亲率2000精兵为机动队员,以防万一。
八门,一门约2~3000人,加上朱文正2000人,共2万多人。
战争于1363年4月23日开始..
[img]605173[/img]
第一战:针锋相对
双方准备好了,陈友谅的第一波进攻开始了,这第一波进攻也是最激烈的进攻,毕竟60万到2万,陈家军气势如虹。
在武器装备方面,陈家军还有一种特殊的武器“撞墙机”,勇敢无敌,为洪都城的城墙开了一个30丈的大洞。
有一段时间,陈家军像饿虎一样冲向缺口。双方的白刃战即将到来。陈家军拼命冲向缺口,朱文正拼命将敌人赶出,并在城墙缺口处搭建木栏杆修复城墙。
你来我去杀了一天一夜,是名副其实的拉锯战,直到第二天的天明大战才平息片刻。
这场战争,朱文正部牛海龙、李继先等人相继战死。
[img]605174[/img]
从那以后,双方的士兵都在血淋淋地战斗,没有人接受任何人。陈友谅部依靠自己的士兵,疯狂地攻城。朱文正部依靠自己守城,占据了“一夫当关万夫不开”的地理位置,迎头痛击敌人。
值得一提的是,朱文正部不仅“守城”,而且出乎意料。当敌人放松警惕时,他带领军队进攻,直接攻击黄龙,措手不及地杀死敌人,延缓敌人的进攻。
二战:拉锯战
敌人疯狂进攻近一个月,朱文正部实在受不了,为了暂停敌人的进攻,朱文正用了一招“假投降”。
朱文正派使者到陈友谅阵营讨论投降事宜。陈友谅自然愿意接受,但在双方约定的日期,朱文正没有动静。陈友谅知道自己被骗了,大怒杀了使者,继续攻城。
[img]605175[/img]
朱文正部这几天能休息一下,恢复了一些活力,双方你来我往,好不痛!就这样又打了一个月。
第三次世界大战:坚持待援
两个月后,援军遥遥无期,朱文正确实坚持不下去了。虽然朱文正和守城士兵都决心死,但他们不想这样死。
因此,朱文安排一群人利用敌人的不准备突破,寻求救援。张子明侥幸突破,找到了朱元璋,讲述了城市的情况,并要求救援,得到了朱元璋一个月后必须到达的承诺。
[img]605177[/img]
不幸的是,当张子明赶往洪都城时,他被敌人拦截,但他假装劝说降落,并在城墙下大喊:
“坚守待援,援兵马上就到”
这座城市士气飙升,所以坚强的毅力坚持了近一个月,直到朱元璋军队的到来,陈友谅被迫带领军队战斗,此时,洪都守军,朱文正终于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时刻录品历史
陈友谅率领60万大军攻打85天,却拿不下只有2万人的小镇。我们从陈友谅的角度来分析一两个: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次攻城
攻城是下策。虽然陈友谅有很多军队,但朱文正依靠“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坚城。
这就是陈友谅失败的原因之一!
攻心为上,攻城为下
攻城本来就是下策,但如果不让守城的人放下守城的心,反而激起了他“人在城里死在城里”的必死之心,也很难打破他。
这是陈友谅失败的第二个原因!
[img]605178[/img]
一鼓作气,然后耗尽,三而衰
起初,陈友谅有一颗轻敌之心,攻城准备不足,导致他无法以绝对优势赢得坚城。陈家军的气势已经弱了,但朱文正并没有因为一次又一次的成功而达到顶峰。
这是陈友谅失败的三个原因!
兵在精而不在多
士兵在本质上,但不多。陈友谅一直空无一人。军队动了几十万,其实大部分都是乌合之众。虽然朱元璋的军队很少,但他们大多是优秀的士兵。就军队质量而言,陈家的士兵不如朱家军。
这就是陈友谅失败的原因之四
为什么洪都保卫战在历史上被描述为[守城奇迹] 连续85天,60万大军打不下2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