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看了这么多年的古装电视剧,朋友们一定很熟悉“奉天承运,天子圣旨”这句话。小时候看电视剧的时候,我一直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圣旨可以造假吗?感觉没有特别精湛的工艺,古代很多人一辈子都看不到皇帝的亲笔。古代很难造假一个圣旨吗?有兴趣的读者一起来看看!
[img]517540[/img]
长大后,在学习了相关的历史后,吉罗发现自己真的被各种电视剧毒死了。古代的圣旨基本上不可能伪造。今天,让我们来谈谈为什么古代的圣旨不太可能伪造。
@ 在我们许多人的认知中,圣旨的长度约为半米。在古代,真正的圣旨最短有两米,长度约为四五米。太监基本上不可能单独打开它。至少两三个人必须合作才能完成圣旨的阅读。
根据考古学发现的明代圣旨,长度达到3.6米,上面精致的刺绣需要非常熟练的技能,普通人无法模仿。让我们来谈谈圣旨开头最难模仿的黑字“奉”。明朝皇帝朱元璋为了不让人们假装圣旨,并没有在这个词上做出更少的努力。
在明朝的圣旨上,“奉”这个词有一个密码。这个词取决于圣旨上祥云的位置,就像现在硬币的暗纹识别一样。而且这种刺绣技术是皇室独有的,别人学不到也学不到,否则就是杀头罪。
[img]517541[/img]
最后,我想说的是圣旨的材料。圣旨的材料是珍贵的布料。有些人甚至来自番邦。从原材料的角度来看,他们阻止了许多想造假的人。这些布料是普通人找不到的稀有资源。
古人能伪造圣旨吗?很少有人见过皇帝的笔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