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成立后,是否没有权臣篡位?以下是详细的文章介绍。
宋朝成立于960年,1149年金国篡位。那一年,27岁的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孙子完颜亮杀了金熙宗完颜亮,自立为帝。虽然他在伐宋的路上被大臣杀害,贬为海陵杨王,但他毕竟当了12年真正的皇帝。
应该说,宋朝以来的统一王朝从来没有像宋朝以前的汉、隋、唐、南北朝那样篡位过。事实上,这与宋朝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宋太祖赵匡胤本人就是篡位的大臣。宋朝成立后,他开动脑筋,从政治、军事、金融三个关键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确保大臣篡位不会发生。
[img]419236[/img]
在政治上,他的改革方向是加强中央集权,具体做法是:
1、政治、军事、金融三大制度相互平行,分别由皇帝直接统属。
2、行政改革:在中央政府设立知识政治事务、秘密使命和三名司令,削弱和分割宰相的权力,实施军政、民政、财政三权分立。派文臣到当地担任知州,并设立通判相互约束。
财政司法改革:将大部分地方收入转移到中央政府;地方司法人员由中央文官担任,死刑必须报中央审查批准。
军事改革:解除有功的禁军将领兵权,转移到其他地方充当节度使,进而削弱节度使实权,使其徒劳无功。然后,将禁军的统治权分为三个部分,直接对皇帝负责。枢密院成立后,有权调兵,但不直接领军,而领军的将军没有调兵,相互约束。
3、赵匡胤改革最大的特点是“重文抑武”,宰相(参知政事和同平章事)、枢密使、三司使都是文官,武将只是带兵打仗,打完仗就要把兵符交给枢密院,否则就是死罪。
赵匡胤的这些措施是后世宋朝皇帝坚决执行的,所以宋朝没有主导权臣,也没有权臣篡位的现象。然而,这些措施的缺点也非常明显,即将军总是被官员压制和领导,热情不高,经常出现“外行领导专家”的事情。一旦外敌入侵,文武难以团结,王朝容易倾覆。例如,北宋著名将军杨叶、狄青等人死于文官,导致辽金长期直接进入。南宋最初降落在岳飞,恢复形势良好,但被文官集团陷害,皇帝怀疑,雄心勃勃,使整个南宋处于被动殴打的局面。
元朝建立后,对内外实施高压政策,皇帝手中的权力越来越大。即使有权势,大臣们也无能为力。明清时期,他们继承了宋朝制度,并进行了改进。他们继续在“中央集权”的道路上走得越来越远。大臣的权力越来越分散和小。皇帝真的成了至高无上、一言九鼎的角色。这是宋朝以后元明清三大统一王朝没有篡位的最根本原因。
宋朝建立后,难道没有权臣篡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