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复国五王发动神龙政变,为什么结局悲惨?

虽然是“神龙政变”的功臣,但也成了新帝心腹大患

神龙元年正月22日(705年2月20日),宰相张柬之、宰相崔玄伟、中台(即尚书省)右丞敬晖、司刑少卿桓彦范、司刑少卿与王府司马袁恕五人合作,与右羽林将军李多佐、左羽林将军李湛、左卫卫将军薛思行合作发动“神龙政变”。

[img]368918[/img]

在政变中,张柬之等人不仅杀死了扰乱政府的张易之、张昌宗兄弟及其党羽,还面对武则天,迫使他们交出皇帝的印信。正因为如此,知道大势已去的武则天于23日颁布了一项法令,王子李贤代表国家政府,并于24日正式传播给王子李贤。

纵观整个“龙政变”过程,张柬之、敬晖、崔玄伟、桓彦范、袁恕五人可以说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甚至可以说他们五人一手把李贤抬上了皇位,可谓功劳卓著。

[img]368919[/img]

在古代皇权社会,皇帝最害怕什么?毫无疑问,他害怕别人颠覆皇权。对于刚刚复位的唐中宗李贤来说,他看了一出颠覆皇权的好戏,他的政治技能远远超过了他的母亲武则天。你认为他害怕吗?

可以说,就像汉代“诸吕之乱”后被周勃、陈平扶上王位的中国皇帝刘恒一样,被张柬之等人扶上王位的李贤,恐惧远大于感激,恐怕睡不安稳。毕竟,这五个人不仅权重很高,而且直接保护皇城安全的羽林军也掌握在他们手中。皇帝怎么能不害怕呢。

[img]368920[/img]

正因为如此,李显即位后,他不得不奖励功劳突出的张柬之等五人,但同时,他们必须防范颠覆皇权的能力。可以说,从“龙政变”成功的那一刻起,唐中宗李显与政变英雄之间的矛盾就不可避免了。

张柬之等人最终失去了皇帝和功臣之间的博弈

虽然李显对功臣有很多防范措施,但表面上还是要做功夫的。因此,复位后,他奖励了“龙政变”的功臣。张柬之、敬晖、崔玄伟、桓彦范、袁恕己都被封为官员,风景一时无二。

唐中宗在奖励英雄的同时,也开始思考制衡政策,此时他可以相信,无疑只有魏陪伴他多年,加上魏皇后也有感染手指的权力,双方可以说是一拍即合。因此,在“龙政变”后的第22天,即龙的第一年(705年)2月14日,李贤将韦氏建立为皇后,魏皇后的父亲魏玄贞为上罗王,魏皇后的母亲为上罗王妃。

唐中宗立刻让大臣们倒吸一口凉气,左拾遗贾虚上书劝诫,希望唐中宗能从武则天追求父亲为太原王的教训中吸取教训。然而,唐中宗李显并没有采纳。相反,第二天上朝的时候,魏皇后坐在朝廷后面听政治,“如武后在高宗世界”(《资治通鉴》)。

[img]368921[/img]

对此,桓彦凡直接上书犯颜直劝。“我希望陛下能观察古今治乱兴衰的经验教训,时刻思考国家和人民,敦促皇后严格遵守皇后的职责,全心全意致力于女性的教育,不要来外朝干涉国家政治事务。”。

魏后干预政府后,由于当时外庭权力主要掌握在张柬之、桓彦范等五位和太平公主手中,魏后为了夺取权力,选择与因武则天退位而失势的武氏集团合作。唐中宗也希望用武三思来遏制外庭势力,所以他很高兴看到这一点。

张柬之等人看到皇后的干政是不可阻挡的。为了防止韦氏集团权力扩大,韦皇后成为第二个武则天,于是退而求。@ 计划删除武氏集团。敬晖写信,要求拆除武氏王爵。唐中宗别无选择,只能把武氏王降为公爵,这让武三思非常生气。

唐中宗李显看到张柬之等人总是反对自己,于是想出了掺沙子的招数,直接提拔了魏元忠、唐休静、魏安石、杨再思、李怀远、朱钦明等六位宰相。在六人中,魏元忠和唐休静受到中老臣德的高度重视。魏安石是魏后裔,李怀远和朱钦明是李贤早年的心腹,杨再思完全是个马屁精。这样,张柬之等人的权力就变相削弱了。

[img]368922[/img]

随后,吴三思向唐中宗提出了明升暗降的计划,于是唐中宗李显将张柬之、敬晖、崔玄伟、桓彦范、袁恕己全部加封为君王,但同时也借此机会罢免了五人的宰相之权,只能在初一、十五上朝君,张柬之等五人就此失势。

在韦氏武氏的不断中伤下,张柬之等五个人悲惨地结束了比赛

失势后,80多岁的张柬心灰意冷,上书要求回襄州养病。唐中宗任命他为襄州刺史。为了彻底消除五人的威胁,吴三思和魏继续中伤,导致其他四人相继被贬出首都,其中左迁晖为朗州刺史,崔玄伟为均州刺史,桓彦范为亳州刺史,袁恕自己为营州刺史。

[img]368923[/img]

张柬之等人失势后,韦氏集团和武氏集团的权力大幅上升,同样是“神龙政变”功臣,王同娇对此非常生气,因此产生了杀死武三思的念头。神龙二年(706年),王同明和张仲之、祖延庆、周景、李历、冉祖雍等人计划在武则天葬礼上埋伏弓箭手,射杀武三思。然而,由于抚州司仓冉祖雍的背叛,以及盛唐著名诗人宋之问和弟弟宋之逊的告发,王同娇最终因事泄而被杀。

王同娇被杀后,吴三思趁机诬陷张柬之等五人与王同娇为同谋,暗中指示徐州司功参军郑尹(曾投靠张兄弟,“龙政变”后被贬)向朝廷起诉,导致五人再次被贬,其中张柬之被贬为新州司马,敬晖为崖州司马,袁恕自己为窦州司马,崔玄伟为白州司马,桓彦范为龙州司马。

[img]368924[/img]

事情到了这一步,吴三思还是没有放弃。为了彻底杀死几个人,吴三思想出了一个更糟糕的举动。神龙二年(706年)7月,吴三思暗中指示人们写下魏后的污秽和传单,要求废墟皇后的头衔,张贴在洛阳的天津桥上,然后让人们向皇帝李贤汇报情况。

李显得到捐赠后非常生气,命令皇家历史医生李承嘉彻底调查,李承嘉按照吴三思的意思,诬陷张柬之等五人因贬值不满,暗中指示恶意中伤,说他们表面上要求废墟皇后,实际上是篡改阴谋,建议全部杀死。

吴三思原本的想法直接导致五人死亡,但遭到了大理李朝隐的反对。此外,唐中宗李贤最终改为流放,因为他给了五人丹书铁券。因此,张柬之被流放到龙州,敬晖被流放到琼州,桓彦凡被流放到兰州,袁恕己被流放到环州,崔玄伟被流放到古州。

之后,吴三思鼓励王子李重军上演,要求杀死几个三族,但被唐中宗拒绝。崔石还向吴三思建议,“如果张柬之等人有一天被召回洛阳,他们将成为未来的麻烦。最好派使者传下圣旨,杀死几个人。”,并向吴三思推荐了他的表弟大理寺正周立贞。

[img]368925[/img]

结果,除了张柬之和崔玄伟在流放途中死亡,其他三人死得很惨,其中敬晖被凌迟处死;桓彦凡被拖在竹茶上,以至于全身都是肉,被乱棍杀死;袁恕己被迫喝野葛汁。毒发后,疼痛难忍。袁恕己用手抓住地面,所以他的指甲都磨光了,所以他被周立贞杀死了。

恐怕张柬的五个人从来没有想过他们一手恢复了李唐的国家,但最终还是这样结束了。直到“唐隆政变”和唐瑞宗李丹到位,这才为五人平反,为他们追回官爵。唐玄宗李隆基到位后,唐玄宗下令五人享受中宗寺庙。


复国五王发动神龙政变,为什么结局悲惨?复国五王发动神龙政变,为什么结局悲惨?

,,,,,,,,

  • 鉴真和尚失明了吗?鉴真东渡日本时瞎了吗?
  • 鉴真和尚是中日文化交流的使者。他历经千辛万苦,东度日本六次,向日本介绍了中国的佛教、建筑、雕塑和医学知识,为中日文...

  • 隋唐乱世奸臣封德彝:隋朝奸臣 唐代治世宰相
  • 封德彝(568-627年),名伦,字德彝,以字行,观州县(今河北景县)人,唐朝宰相,北齐王子太保封隆之孙。 封德彝出生于渤海封...

  • 鉴真东渡 鉴真和尚东渡日多少次?
  • 鉴真几次东渡:鉴真和尚中国唐代僧人,南山宗传人,日本佛教律宗开山祖师,著名医学家。在传播佛教和盛唐文化方面取得了巨大的...

  • 鉴真东渡的意义 鉴真大师东渡日本的影响
  • 鉴真东渡日本的影响:鉴真和尚中国唐代僧人,南山宗传人,日本佛教律宗开山祖师,著名医学家。他在传播佛教和盛唐文化方面取得...

  • 鉴真简介 中国唐代僧人律宗南山宗传人鉴真生
  • 鉴真(688~763)日语也叫鉴真(がんじん),中国唐代僧人,律宗南山宗传人,日本佛教律宗开山祖师,著名医学家。日本人称鉴真为...

  • 郭知运的战功有哪些?对郭知运生平的评价
  • 郭知运简介记载他出生在瓜州晋昌,也就是今天的甘肃省安西县。唐知运是唐朝开元年间的大将,一生战功赫赫。根据郭知运简介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