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攸(157-214年,字公达,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荀子的侄子,一位杰出的战术家,被称为曹操的“谋主”,擅长灵活多变的敌人战术和军事战略。荀攸在何进掌权期间担任黄门侍郎,董卓进京时因密谋暗杀董卓而入狱,后弃官回家。曹操迎天子进入许都后,荀攸成为曹操的军师。荀攸在曹操征伐吕布时劝阻曹操退兵,并提出淹没邳城、活捉吕布的奇计。荀攸在官渡之战中献计声东击西,斩杀颜良和文丑。又策奇兵,派徐晃烧袁绍粮草,同时力主曹操接受许攸,画策乌巢,立下大功。在河北平定期间,荀攸力排众议,主张曹操消灭袁绍诸子,被曹操上演朝廷封为陵树亭侯。荀攸行事周密低调,计谋百出,深受曹操好评。荀攸于214年在曹操伐吴路上去世。荀攸一生画奇策十二,只有钟友知道,但钟友后来还没整理完就去世了,后人才不知道。追溯正始年间为敬侯。
荀攸出身于士族家庭,父亲荀彝,任州从事。从小就失去了父母。荀攸十三岁时,他的祖父荀昙去世了,过去荀昙手下的一位名叫张权的官员,主动要求为荀昙守墓。荀攸对叔叔荀衢说:“这个人脸上的表情不正常,我猜他做了什么狡猾的事!荀衢趁晚上睡觉的时候趁机盘问。果然,张权因为杀人逃跑,想把自己藏在坟墓里。公元184年(中平元年),何进秉政,征海名士荀攸等20余人。荀攸到,拜黄门侍郎。
荀攸简介:三国魏国曹操手下杰出战术家荀攸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