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忠嗣(706-750年),初名训,祖籍山西太原祁县,后移居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唐代名将。父亲王海宾以勇敢著称,官至太子右卫率,丰安军使。九岁时,王海宾战死于吐蕃松州保卫战,追赠左金伍将军。玄宗接入宫中抚养,收为假子,给忠嗣起名字,经常和忠王李亨一起玩。有一次玄宗和他论兵法,他“应对纵横,出意表”。
太原祁人王忠嗣,住在华州郑县。父亲海宾,为太子右卫率、丰安军使、太谷男,在陇上以勇敢著称。开元二年(714)7月,吐蕃入侵,朝廷任薛纳协助玉林将军,率领杜宾客、郭知运、王颖、安思顺为龙右防御史,以海宾为先锋。贼军到渭州西界武阶驿,经过苦战取得胜利,杀死俘获了许多敌兵。所有将领都嫉妒自己的成就,守兵不动,海宾因寡不敌众而战死在疆场。大军乘势出击,斩敌首17000级,获马7500匹,羊牛14万头。唐玄宗听后非常遗憾,下令授予左金吾将军。
忠思原名训,九岁时,因父亲为朝廷而死,被授予朝散医生,尚战斗,给忠思起名,在禁宫中供养多年。苏宗在忠思的家里和他一起玩。长大后,雄毅少言,受人尊敬,有武略。玄宗因为是兵家的孩子,和他讨论兵法,处理纵横都出乎意料。玄宗对他说:“:你将来一定是个好将军。”十八年(730),他又被授予父安西大都保护之职。
王忠嗣简介 唐朝时期,名将太子右卫率王忠嗣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