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复古(1167-?)南宋著名江湖诗人。字里行间,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称石屏,石屏樵隐。天台黄岩(今属浙江台州)人。他一生不公平,在江湖上游荡,然后回家隐居,死亡80多年。他曾从陆游学诗,受晚唐诗风影响,兼具江西诗风。有些作品表达爱国主义,反映人民的苦难,具有现实意义。
戴复古,南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出生在天台道黄岩县南塘屏山(明宪宗成化五年分黄岩南三乡设太平县,即温岭市新河塘下)。他的父亲戴敏才,自称东高子,是一位硬骨头诗人,“以诗自适,拒绝做子业,穷而不悔”(楼钥“戴式诗集,序”)。他一生写了很多诗,但很少留下来。曾经写过相当有名的《赋小园》诗,还有一句名言:《人行游江边路》被编辑《诗人玉眉》的魏庆赏识,在当时的东南诗坛颇有名气。临终前,他还对亲朋好友说:“我病得很重,很快就要死了,可惜儿子太小了,我的诗就要失去传人了。可见他对诗真到了入迷的程度。
戴复古不仅继承了父亲的诗迷,还继承了父亲的风格,并发扬光大,成为了一名领袖。更有价值的人,他就像父亲一样,拒绝做儿子的事业,宁愿终身穿衣服。他诚实正直,不吹拍,不卖灵魂,寻求名利,就像父亲一样,穷而不后悔。在南宋那个醉醺醺的时代,这真的很有价值。
戴复古时代,正是南宋小王朝偏安一角、苟且求存的时代,“山河破碎,风飘絮”。如果说赵构在临安立足之初,南方还有各种勤王部队,北方到处都是抗金义军的烽火。然而,当他到达第二代孝宗时,由于赵构的不抵抗主义、失望、毁灭和统治集团的腐败和无能,他早已满足于“直接把杭州变成汴州”的小朝廷生活。戴复古出生在这个第二代小王朝。在这样的时代,辛弃疾和陆游仍然闲置。更重要的是,一个不知名的后代,即使戴复古“消极、愤怒、慷慨、不羁”(元贡师泰石屏集序),一个忠于报国的男人的鲜血在哪里有用!《戴复古故里读其倦游归来》诗云陈志岁:“向金陵夫妻鞠躬,屏山为主人。园木秀阴凭庭木秀,种看新的园花。双浦流诗韵,一池建酒尘。把翁剑放在徒鸣中,太孤独了。(摘自《载敬堂集·江南靖士诗稿》)
由于南宋的偏安,台州已成为东南沿海地区一个相对稳定的后方,不仅接近京畿道,而且相对稳定,这使得偏远和封闭的经济文化落后地区迅速繁荣。特别是在文化方面,自唐代郑虔启蒙以来,朱、唐仲友、赵汝愚、尤辽、岳克等大量著名文人学者来到台州,担任重要职务,大大推动了台州文化。朱子等人也非常重视教育,到处办书院,四出讲课,因此科举之风日盛,中举之人空前增多。南宋153年,台州考中进士550人,状元1人,明代著名台州人谢铎说:“当时,台州人以科第发身为荣者,何限!"(石屏集·序)
根据他的前辈和密友楼钥的回忆:“我每天带着一个大编(诗稿)去参观余,并说:‘我以此传父业,但我也以此贫穷。’..余回答说:“夫诗可以穷,也可以穷,然后工作...如果孩子只能穷,诗就会长!”这在当时热衷科举以求名进入台州的知识分子中是独一无二的。
第二,上门拜师。据《黄岩新志》记载:“其诗远宗少陵,近学剑南。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再爬三山陆放翁之门,诗益进。"(楼钥“序”)可见他确实是来拜陆游当师的。爱国主义和现实主义诗人陆游与杜甫一脉相承,此时诗名震朝野。《剑南诗稿》是戴复古模仿的典范。程门立雪,终于来拜师。在一代大师的亲身教导下,他“刻意研究”:“诗益进”达到了“自有清远之致”的境界(见《黄岩新志》)。
元人贡师泰追求他的行踪,概括为:“南游瓯闽,北窥吴越,上会稽,绝重江,浮彭蠡,泛洞庭,望匡庐,五老九义诸峰,然后放在淮泗,以归于委羽(黄岩玉山)。”(石屏集.序言)他的游踪主要在长江中下游,涉足当时与金人拉锯的北边境淮河流域。
他漫游了三次,持续了四十年,一生的一半是在全国各地度过的。
戴复古简介 南宋时期,著名江湖诗人戴复古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