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多年前的宋朝,潘家出了一位名将,名叫潘美,因其卓越的战功多次被皇位授予。死后的牌位也和皇帝放在一起供后人祭祀。后来在小说《杨家将军演义》中,潘美被写成谋杀杨家将的“奸臣”,导致潘姓族被追杀,被杨家列为“永恒敌人”,几代人都没有通婚。
潘姓后人1000多年来一直对此不满,希望为潘美“平反”,恢复名誉。
千年毁誉
其实历史上的潘美并不是奸臣
在众多影视作品和地方戏曲中,潘仁美作为奸臣出现,脸上总是涂着白色油彩,与杨家势不同。“潘仁美”在历史上确实有原型,那就是北宋的开国大臣潘美。历史上的潘美是忠臣还是奸臣?
从潘氏宗谱中可以找到:潘美,字仲询,河北大名人,出生于后唐同光三年(公元925年),中风于北宋淳化二年(公元991年),是潘姓始祖季孙公的第69代孙子。
潘美是将门后,在后周朝廷担任官客省使。赵匡胤在陈桥兵变中加上黄袍。潘美和他一起南征北战,多次取得巨大成就。他的累官是平等的。他死后被封为郑王,享受太宗寺庙。
潘美的五个儿子后来都当了显官,女儿也当了皇后。北宋开宝年间,汉中发生叛乱。皇帝命令潘美的弟弟潘钱带领10万人守卫九江。他的儿子潘伟文(潘美的小儿子,后继给潘钱)选择在九江浦定居。
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古代戏曲研究办公室主任康宝成说:“潘杨诉讼中的‘奸贼’潘仁美的原型是潘美。事实上,他既没有陷害过杨业,也没有射杀过杨七郎,也没有投降过辽国。相反,在北宋初年,潘美在统一战争和与辽军作战中取得了许多成就。她是一位应该受到尊敬的历史人物。”
康保成说:“死后与太宗庙分享,是一种极大的荣誉,说明他是朝廷宰辅之臣。”
如今,在潘(仁)美名之前,通常会加上“奸臣”二字。研究宋史的李志亮教授说:“一想到潘美的经历,我就觉得很不舒服。”
杨业之死
历史真相“陷害忠良”
在小说中,潘仁美“陷害了忠良”,这使得杨令公在陈家谷战败后在李陵碑上死亡。历史上“陈家谷之战”的真实情况是什么?
北宋雍熙三年来,辽军来犯,潘美、曹斌、田重进御敌。杨业是潘美的副将军。宋军连败后,潘美召集副将杨业、监军使王淑讨论对策,同意在陈家谷设伏。杨业率兵诱敌,潘美、王淑埋伏在谷口东西两侧。
杨业挑战耶律斜云,然后假装失败。辽军一路赶到陈家谷,但谷口没有动静。原来王淑等得不耐烦了,带领军队去朔州。潘美没有停下来,所以她不得不带领下属离开。杨业孤立无助,下属死亡。手刃百余人后,他摔倒在马上,被俘。他的儿子杨延玉被敌人射死。
杨业被俘后誓死不降,绝食而死,潘美和王淑逃回太原。潘美因战败被降职,王淑被派去服役。
文学形象
潘美被后人写的小说吓坏了
潘美应该对陈家谷的失败承担什么责任?他真的故意陷害了杨业吗?
在《宋史》中,没有“潘美与杨业不和”的记载。在陈家谷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潘美的责任实际上只是指挥错误。他犹豫不决,也许是因为他担心皇帝派来的监狱军使王淑。
潘美这次的“无主见”,让自己成为小说、戏曲中永恒的反派。小说《杨家将演义》最早编写了《潘仁美陷害杨业》。“潘美之冤是改变历史的典型小说。小说中的许多情节显然是不真实的。京剧《李陵碑》更玄乎:杨业被潘仁美陷害,被两狼山包围,又冻又饿,不得不烧帐篷取暖。这是无中生有的,陈家谷之战发生在夏天,天气正热……”李之亮说。
世代恩怨
杨家后人派杀手去找潘家后人
由于小说《杨家将演义》的传播,民间开始有“潘杨不通婚”的说法。
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潘盛说:“潘杨不结婚只是一个传说。”。事实上,著名素描演员潘长江的妻子姓杨,姓杨云。潘长江还特别给女儿取名潘阳(杨)。
开封的潘杨湖也有“潘湖水浑,杨湖水清”的说法。3月初,《河南商报》记者实地考察发现,潘湖和杨湖都很清澈,水色也不一样。
潘盛说,“潘仁美陷害杨业”的说法在民间广为流传。元明时期,杨家后人甚至多次派人追杀潘家后人。如果你回答你姓潘,你可能会当场离开。
有一次,当一个叫潘的人被迫问“你姓潘吗”时,他连连说“不,不,不”,然后逃脱了。从那以后,他真的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不”。有人被追的时候,躺在动物槽里躲过一劫,然后改名为曹。有人被迫问“姓什么”时,锅里的米饭被淤住了。他们忙着说“淤,淤……”,然后改名为“于”。如今,开封市附近有许多姓曹的居民和于的居民。
揭秘史上真正的潘美:杨业到底是不是被潘美杀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