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佗是历史上著名的医生,但华佗不是医生,而是学者。医疗只是他的爱好,这可能不是每个人都知道的。那么,为什么一个热爱中医的学者会被曹操杀死,为什么有人会说他的医学道德已经丧失了呢?
一、华佗是半道出家的医生
据史料记载,华佗是安徽亳州市人,曹操是同城老乡。虽然《三国志》和《后汉书》都记载了华佗的事迹,但关于他年龄的记载却极其模糊。“他已经100岁了,但他仍然很强壮,人们认为他是不朽的。“他精通养生,鹤发童颜,百岁老人长得像个年轻人,时人都以为他是神仙,他的年龄还是个谜。华佗原本是一位士人,和其他士人一样,有着自己的理想和抱负。早年,他曾“游学徐土,通数经”。"沛相陈琏曾经把他推荐为孝廉,太尉黄琏曾经叫他为官,他都拒绝了,为什么?这可能与华佗的性格及其时代有关。
东汉末年,国家政权动荡,官员朝不保夕。今天当官,明天可能会被免职。昨天还是三公,今天可能会被毁。这样的例子在当时就像家常便饭。此外,建安七子之首王灿还有一首《七哀诗》,其中两句:“出门无所见,白骨挡平原。“堪称当时社会的真实写照。在乱世,华佗不想被困在泥里。读书后,他爱上了医术,选择了一个能救命,一个能活下去,能缓解人民痛苦的“白衣天使”。但经过多年的医疗,他又有了后悔之意。毕竟,他曾经是一名士人,有自己的政治观和爱恨观。就像其他文人作品中讽刺朝廷和对当前政治的不满一样,华佗在医疗风格上也表现出了正直医务工作者的正义感。
二、华佗被杀的真正原因
曹操破袁绍,征乌丸,灭吕布,吞刘表,纵横天下,最终成为国家的主宰。然而,战争使中原人口迅速下降。据统计,三国时期有4000多万人死于战争,也就是说,曹操的胜利是基于4000多万尸体。以曹操征伐徐州为例,《后汉书·陶谦传》说,无论走到哪里,“屠杀男女数十万,鸡狗无余,泗水都不流”。就连曹操自己也说:“白骨露在野外,千里无鸡鸣”,这是一种严重的罪行。华佗碰巧住在这些地区,看着他的亲戚朋友,甚至一些刚刚被他的医疗生命埋葬在战争的铁蹄下。作为一名医生,他可以视而不见吗?
从史料上看,曹操的头风病是可以改善的,《后汉书》说:“操积苦头风眩,佗针,随手而差。” 方便意味着方便治疗可以减少,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曹操的疾病不仅没有改善,而且越来越严重。华佗说,这种疾病不能在短期内治愈,需要长期治疗,这可能会延长太阳和月亮。后来,他以妻子生病为由回家了。曹操多次催促他写信,但他仍然不听。最后,曹操派人公开秘密调查,得知华佗在作弊,并下令逮捕、严惩和折磨,然后下令处死。曹操说:“小人养吾病,欲以自重,但我不杀这儿子,也终于不为我断根耳了。"有人据此判断华佗医德沦丧,以曹操治病为由要求高官厚禄,没有得到曹操的承诺愤然告假,才被杀。
乍一看,这句话似乎是合理的。如果你仔细研究,你就受不了推敲。针灸是中医的重要手段。通过疏通经络,调和阴阳,可以扶正祛邪。一般来说,它可以通过几个疗程工作。华佗说,它需要长期治疗,没有威胁高官和财富的历史事实。如果是为了当官,早年太尉黄婉的召唤就实现了。此外,曹操是一个多么聪明的人,此外,在赤壁之战前夕,曹操不会杀死一代著名的医生,当他用人和树威的时候,所以华佗被杀的原因只有两个:
首先,政治原因。作为同乡,看到曹操杀人如麻,假皇帝杀死贵妃,废墟三个公主篡夺王妃的计划,提醒华佗的士人忠君,尤其是太医令被杀,让华佗兔死狐悲伤。
第二,为曹操服务感到羞耻。丞相征召他不得不去,但他不想为曹操努力工作。他不得不以妻子生病为由请求探亲。结果,他无视曹操的多次催促,坚持不返,被杀。
曹操知道华佗的想法。既然他不想治愈我,世界上就没有这样的老鼠(《三国志》)。事实上,曹操不仅浪费了一代著名的医生,而且还浪费了能造福后代的医学瑰宝!华佗被杀后,曹操也表现出了极大的遗憾。@ 判断华佗是否有医德,不仅要听曹操的话,还要结合历史事实和人的性格进行考证,这是公平的。
解密:华佗是历史上没有医德的著名医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