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华佗之死是冤杀?[大不敬]是他被杀的主要原因

曹操是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作家。然而,由于《三国演义》的广泛传播,曹操的形象已经大大变形

受《三国演义》的影响,今天的许多历史学家也认为华佗不仅医术高超,而且医德高尚。他总是关心世界各地人民的痛苦,拒绝为权贵服务。他独自去看曹操,所以他以妻子病重离开曹操为借口。曹操一再催促他回来,但他拒绝了。最后,曹操愤怒地杀了他。

华佗的死责任真的在曹操吗?华佗真的没有错吗?南京审计学院教授徐少金先生和河北平泉民族师范学校林振清先生认为,华佗的死责任并不全在曹操,两篇论文的发表终于解决了华佗被杀的真正原因。

曹操为什么要杀华佗?《三国演义》对此的解释深入人心。在这本书的第78回中,罗贯中详细描述了曹操杀华佗的故事。

曹操亲自挥剑砍伐跃龙祠前的梨树,以建造始殿,冒犯梨树之神。那天晚上他做了一场噩梦。醒来后,他头痛顽症。他到处都是好医生,但都不起作用。

后来,华欣向曹操推荐了华佗,曹操立即请华佗去看医生。华佗认为曹操头痛是由中风引起的,头部的根源,不能用汤治愈,需要喝“麻肺汤”(按:即著名的“麻”,是华佗发明的麻醉剂),然后用斧头砍头,取出“流口水”,可以去除根源。

[img]125558[/img]

可疑的曹操认为华佗想借此机会杀了他,为关羽报仇,于是命令华佗接受监禁并折磨他,导致一代神医在监狱里死亡,华佗的《青囊书》也消失了。

华佗原本是“士人”,入仕为官是他的人生目标,从医只是“爱好”。

在中国古代社会,“万物皆下品,只有读书高”和“学而优则仕”是众多读者的信条。华佗生活在东汉时期,社会阅读官员热潮达到顶峰,大多数青年熟悉操作员,汉顺皇帝学生3万人,学习儒家阅读成为社会时尚,医学技术虽然皇帝,人民需要,但被医生鄙视,医生的社会地位不高,著名医生放弃医疗的例子。这种社会风尚必然会影响华佗。

据《三国志·魏书·方技传》记载,华佗年轻时曾在徐州游学,是一位“数经”读者。徐少金的文章认为,和当时大多数学者一样,当官也是华佗的人生目标,从医只是他的“爱好”。

然而,这本书还记载,沛国相陈贵推荐华佗为孝廉,太尉黄婉征辟他为官,他不去。为什么呢?

林振清在文章中指出,这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华佗才华横溢,相当自负,认为陈贵、黄万推荐的官方职位不大,拒绝这样做。第二,他痴迷于医学,不想为这个小官员放弃他最喜欢的医学。鹿走上医疗之路后,华佗深感羞愧,经常后悔,总是等待成为官员的机会。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在书中的《方技传》中写道:“然而,这位作家以医见业,经常后悔。”一句话打破了华佗走上医学之路后的心态。华佗在行医过程中深深感受到了医生地位的低下。他的医术高明,名气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高官来请他看病。在接触这些高官权贵的过程中,华佗的失落感更强,性格也变得暴躁,难以与人相处。因此,叶凡在《后汉书·方术传》中毫不客气地说,他“为人性邪恶,难以骄傲”。在后悔和自责的同时,他在等待入仕为官的机会再次到来。

利用曹操治病的机会,两次威胁要求官爵。

曹操请华佗治疗他的“头风”顽症。华佗用针扎胭脂俞穴,手去病,效果很好。《三国志》记载,“佗针,随手而差。后来,随着政务和军务的日益繁忙,曹操的“头风”病加重了,于是他想让华佗专门为他治疗“头风”病。华佗说:“这近难济,恒事攻治,可延年益寿。这意味着你的病在短期内很难完全治愈,即使长期治疗,也只能活多年。曹操的病真的那么严重吗?

据中医介绍,“头风”病确实很顽固。在古代医疗条件下,完全治愈确实很困难。华佗虽然是神医,但可能没有治愈的好方法。但是,即使“恒事攻治”,也只能活多年。随着死亡的临近,危言耸听,显然包括威胁。

在文章中,林振清认为,华佗只是想利用治疗曹操的机会,以医疗技能为手段,威胁曹操给他一个官方爵士。曹操后来说:“佗可以治愈这一点。”这意味着华佗可以治愈这种疾病,他为我治愈了这种疾病,并想提高他的价值。这表明曹操当时理解华佗的含义。但他并没有立即满足华佗的要求。

因此,华佗以收到家书,想回家住几天为借口,请假回家。回到家后,他请他的妻子生病,再也没有回来,再次威胁曹操。曹操依照中国法律,以“欺骗罪”和“不征召罪”判处华佗死刑,华佗服刑。

据《三国志》记载,华佗回家后,曹操多次写信催他回来,并命令县官将华佗送回来,但华佗拒绝回来。

曹操很生气,派人去检查。如果华佗的妻子真的病了,他会给四十斛豆,放宽期限;如果华佗撒谎,他会被逮捕并送他回来。于是华佗被交给徐县监狱,审讯后认罪。于迅为华佗向曹操求情,曹操无视华佗。

华佗不仅发明了“麻沸散”,还发明了五形戏

曹操杀华佗一时冲动吗?判处华佗死刑有法律依据吗?

曹操是当时著名的政治家,历史上被称为“动以王法”。曹操以汉律为基本准则,无论是理政、治军,甚至是齐家、诫子。徐少锦在文章中指出,根据汉律的规定,华佗犯了两种罪行:一种是欺骗罪,另一种是不征召罪。主要是后者。汉律中有“大不敬”罪,对“失礼废节”罪犯处以重刑。《汉书·申屠嘉传》载有“通小臣,戏殿上,大不敬,当斩”的案例。“大不敬”的具体内容很多,其中“征召不到大不敬”适用于华佗犯罪。


华佗之死是冤杀?[大不敬]是他被杀的主要原因华佗之死是冤杀?[大不敬]是他被杀的主要原因

,,,,,,,

  • 诸葛亮最大失败:诸葛亮怎样错过最好的消灭曹操机会
  • 三国期间,蜀汉丞相诸葛亮北伐曹魏,名将魏延提出了著名的子午谷奇谋:打算由魏延亲自率领万余精兵从子午谷快速赶到达长安,一...

  • 关羽之所以能成为圣人:不只是靠忠义还因为什么
  • 中国历史上得到官方和民间共同认可的册封和祭祀的武圣只有三个。第一任武圣就是姜子牙太公,他辅佐文王武王平定天下,建立周...

  • 刘备曾经十易其主?反复无常的刘备能算英雄吗?
  • 易中天说刘备有“英雄之义”,这个说法不够严谨。在他的当代人中,袁绍说他“弘雅有信义”(《三国志·先主传》裴引用《献帝春秋》)...

  • 曹操不能统一世界的秘密:内部问题让他担心
  • 曹操二十多岁时,从征服黄巾军开始。他认为国家取贼立功是他的愿望。从那以后,他已经快40年了,几乎没有一岁不出征。不幸的...

  • 揭秘:诸葛亮为什么选择刘备放弃曹操孙权?
  • 为什么诸葛亮选择刘备放弃曹操和孙权? 简介:诸葛亮选择刘备的原因,中央电视台100个论坛的著名演讲者易中天的观点是:诸葛...

  • 还原真正的曹操:文武双全极其能干 23岁当县长
  • 曹操当官很早,刚成年就被当地官员推荐为“孝廉”,成为“洛阳北部尉”。在洛阳工作了三年,任期一满,升职搬窝,调到河南省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