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三国中谁是最亲情的人?爱江山更爱儿子!

中国人一直重视亲子关系,重视父子孝道。以“孝”著称的三国人物很多,但具体情况和做法不同。例如,刘备、诸葛亮、姜维和徐舒在很小的时候就成了孤儿。其中,刘备和姜维在小说中都被介绍为“事母至孝”或“奉母至孝”,徐舒也被程昱评为“为人至孝”。诸葛亮和叔叔一起长大。他耕陇亩的时候,叔叔已经去世了,哥哥已经在东吴工作了。家里只有他和弟弟,没有“孝”的问题。

徐舒的悲剧是,他并不真正了解他的母亲,也没有发现他母亲的非凡,结果他失去了事业,也没有真正孝顺。他向刘备承诺,进入曹营后,他一辈子都不会给曹操一个主意。从刘备的角度来看,徐舒的离刘奔曹有得有失,得大于失:徐舒推荐他得到诸葛亮;从曹操的角度来看,这也很划算:至少徐舒不能被他的强大敌人所利用。在徐舒本人,除了为世界做出一些语言学的贡献(贡献了一个歇后语“徐舒进曹营-一言不发”),他的一生基本上都白费了。他有一颗忠孝的心,两者都很坚强,但都没有得到:母亲因为自己的选择而自杀,不孝,或者孝顺不完美;他对曹操不忠,对刘备也不完美。

其实曹操也有孝道。史书和小说都提到他早年“举孝廉”。当然,曹操的孝道可能有水。“举孝廉”是汉代的官员选拔制度,类似于今天高考的“三好学生”、“优秀班团干部”等加分直接关系到利益。它甚至比“加分”更黑,仅凭这个荣誉晋升,连文化考试都免了。当时弄虚作假的人很多,民谣有“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之说。因此,获得“孝廉”的荣誉并不一定反映一个年轻人真正的道德水平。曹嵩,操父,当过大官(太尉),有造假条件。然而,从曹操后来的表现来看,他和父亲的关系很好:他的事业成功了,立即接父亲享受幸福,但曹松在享受幸福的路上遇到了意外,没有享受。即使是声称要喝父亲肉汤的刘邦,在成为皇帝后也带着父亲,并满足了他任何合理和不合理的要求。只要是正常人,怎么会不伤害父母呢?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只是在个人事业或个人利益与家庭关系之间存在矛盾时,轻重取舍存在差异。

三国中谁是最亲情的人?爱江山更爱儿子!

《三国》讲“子孝”的例子很多,写“父慈”的例子似乎只有一个,那就是袁绍对幼子。曹操东征刘备,老巢许昌空虚。袁谋士田峰接到刘备求助的信,来看袁绍,说机会难得。他建议袁趁机攻打许昌,这样可以帮助刘备“上保天子,下救万民”。但是袁绍当时正在形容憔悴,衣冠不整,精神恍惚。见面时,袁绍喊道:“我要死了!“不是因为他自己得了什么病,而是因为他最喜欢的小儿子得了疥疮。爱子病重,他什么也顾不得。因此,袁绍失去了给曹操重创的最佳机会,终于失去了官渡。

这就是袁绍不同于曹操、刘备和所有成功的政治和军事人士。曹操和刘备也爱他的儿子。曹操最喜欢曹植,但从家庭政治的整体情况来看,他没有让曹植继承王位;刘备喜欢阿斗,但为了收购下属的心,他仍然利用自己的身体专长,用膝盖和手臂轻轻地“摔倒”了儿子。

当然,袁绍的失败不能归咎于一个婴儿。主要是因为袁绍自己不适合做“主人”的性格弱点,是“严厉胆小,好谋而不断;做大事,珍惜生命,看到小利润,忘记生命”(看起来吹胡子盯着很强大,实际上勇气很小;通常有很多想法,关键时刻不敢做决定;做决定命运的大事,考虑得失,有时为一点小利润而战)。


三国中谁是最亲情的人?爱江山更爱儿子!三国中谁是最亲情的人?爱江山更爱儿子!

,,,

  • 诸葛亮最大失败:诸葛亮怎样错过最好的消灭曹操机会
  • 三国期间,蜀汉丞相诸葛亮北伐曹魏,名将魏延提出了著名的子午谷奇谋:打算由魏延亲自率领万余精兵从子午谷快速赶到达长安,一...

  • 关羽之所以能成为圣人:不只是靠忠义还因为什么
  • 中国历史上得到官方和民间共同认可的册封和祭祀的武圣只有三个。第一任武圣就是姜子牙太公,他辅佐文王武王平定天下,建立周...

  • 刘备曾经十易其主?反复无常的刘备能算英雄吗?
  • 易中天说刘备有“英雄之义”,这个说法不够严谨。在他的当代人中,袁绍说他“弘雅有信义”(《三国志·先主传》裴引用《献帝春秋》)...

  • 曹操不能统一世界的秘密:内部问题让他担心
  • 曹操二十多岁时,从征服黄巾军开始。他认为国家取贼立功是他的愿望。从那以后,他已经快40年了,几乎没有一岁不出征。不幸的...

  • 揭秘:诸葛亮为什么选择刘备放弃曹操孙权?
  • 为什么诸葛亮选择刘备放弃曹操和孙权? 简介:诸葛亮选择刘备的原因,中央电视台100个论坛的著名演讲者易中天的观点是:诸葛...

  • 还原真正的曹操:文武双全极其能干 23岁当县长
  • 曹操当官很早,刚成年就被当地官员推荐为“孝廉”,成为“洛阳北部尉”。在洛阳工作了三年,任期一满,升职搬窝,调到河南省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