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永远不会轻视刘备的力量。即使刘备被杀,刘备军仍然有骨干,刘禅在血液上继承;诸葛亮在政务上继承。
赤壁之战结束后,刘备就像一棵被巨石压住,突然被巨石移开的幼苗,生长迅速。
周瑜给了这位枭雄攻击南郡最好的机会。追曹操到江陵失败后,刘备立即转身向南,迅速平定了荆州七县中的南四县。他“表刘琦为荆州刺史,引兵南偏四郡,武陵太守金旋,长沙太守韩玄,桂阳太守赵范,零陵太守刘度都降了。不仅如此,还有“庐江营帅雷绪率部曲数万口归备”、“刘表故吏多归刘备”,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急剧扩大。
此时,公元208年12月,刘备完成征服工作。此后,周瑜提出取蜀战略,并于公元210年底去世。刘备一直在休养。他“以诸葛亮为军师中郎将,使督零陵、桂阳、长沙三县调税,充实军队”,开始为他伐蜀奠定物质基础。
另一方面,自公元208年底东吴周瑜与曹仁对峙以来,全国不断用兵。208年赤壁罢兵后,周瑜甘宁曹仁三角对峙;12月,孙权亲自围合肥;命令张昭攻打九江县当涂;何齐讨丹、杨易、涉贼。209年3月,孙权收到虚假信息,被迫解除对合肥的包围;12月,周瑜击退曹仁,控制江陵。尽管公元210年还有一年的恢复时间,但之前的长期消耗战不可避免地会造成军队和粮草的严重损失。此时刘备的实力虽然还不如孙权,但也有资格摆出分庭抗礼的姿态,公开向孙权借荆州。
此时,刘备已经占领了荆州南部的四个县,孙权手中的其余荆州土地只有南郡和江夏郡。209年底,周瑜击退曹仁后,将荆州长江南岸的所有土地分配给他。此时,刘备借用荆州的目的是借用夷陵和江陵,借用蜀国的通道和基地,从而逐步实现他的三分梦想。
不仅如此,这次与其说是借,不如说是逼。当刘备的部队从周瑜和他分割南岸的土地时,他们把部队的大本营驻扎在油口,改名为公安。江陵下游,距江陵不到10英里,守住了江陵的门户,其重要性从吕蒙未来的进军路线可以看出。刘备此时驻军在这里,用意阴险,不言而喻。如果周瑜有时间实施他的战略,他面临的最大敌人不是曹操或刘章,而是刘备,他在进入蜀道之前就在他身后做了手术。
那么周瑜对这种情况有把握吗?诸葛亮在向孙权提出取蜀战略时,对自己的才华表现出了两码事。如果你在现在的公司工作,一个需要巨大预算的发展计划,只能被老板视为擦屁股纸和员工的辞职报告。即使在三国时期,也是如此:周瑜不可能拿出一个提出主君建议的策略,如果没有完整的全面规划。事实上,当鲁肃提出这一战略时,我倾向于考虑周瑜的整体计划。而且这个计划在他以后练兵的时候会有所完善。为何周瑜在攻击南郡时如此急于单独攻击曹仁?让甘宁牢牢把握夷陵?有很多因素决定了一件事,我认为周瑜心中的策略应该算是其中之一。
现在周瑜缺少的是一个削弱刘备的机会。一旦两家开战,后果肯定会两败俱伤。刘备去见孙权时,他抓住这个机会,写信劝孙权软禁刘备。事情不是单方面的。这时,周瑜的整体计划还没有完全成熟。在信中,他没有提到蜀。然而,一切都是相互关联的。周瑜发这封信的原因永远不会像表面上看的那么简单。“刘备是隐患”的原因和怕拉屎不敢吃饭没什么区别。
从这封信中,我们也可以间接看到刘备的实力。信中提到了软禁令和分散刘备的力量,但没有提到谋杀刘备或任何军事行动。周瑜永远不会轻视刘备的力量。即使刘备被杀,刘备仍然有骨干,刘禅的血液继承;诸葛亮在政府事务上的继承。
但这个机会被错过了。孙权有孙权的想法。孙权想到的是如何利用刘备来防御荆州对曹操的战线。孙权犹豫的原因很明显。经过过去一年的激烈战斗,吴的军事力量实际上非常严重,这使得孙权不确定自己是否能独自保持如此漫长的战线。
说到这里,说几句题外话。诸葛亮曾劝刘备不要见孙权,刘备不听。一方面说明刘备的老谋深算和对孙权的估计是正确的;另一方面也说明了诸葛亮对东吴甚至周瑜伐蜀想法的估计。也许这就是政治家和战略家的思维方式之间的矛盾。
周瑜不得不去京口见孙权。他最后的努力是面对面地向孙权报告他的计划。他成功了。然而,在回到江陵的路上,这位杰出的东吴将军带着多次计划的努力去世了。孙权失去了周瑜,无法进入蜀国,在某种程度上与曹操非常相似,曹操失去了荆州水军,无法南下。最后,在鲁肃的劝说下,他把南县借给了刘备。
周瑜不杀刘备背后的考虑:他负担不起刘备集团的报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