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诸葛亮,在中国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知。他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的作品《出师表》很少出现、《诫子书》等都是影响世界的名篇。他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被君主邀请出山救人的人。他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能够预测世界大势,按照自己的意愿改造世界的人。他身上有太多的神话和传说,被后人称为“智圣”。然而,即使是诸葛亮这样的传奇人物,也有一个非常令人钦佩的人。那这些被诸葛亮钦佩的人是谁呢?
诸葛亮曾说过:“运筹帷幄,我不如子初远。他称赞的“子初”就是当世名臣刘巴。荆州零陵人刘巴,字初。出身官宦家族,祖父刘曜,曾任苍梧太守。曾任江夏太守、荡寇将军的父刘祥。刘巴战争百般避祸,最终流落益州。当时,刘璋邀请刘备守卫西川,刘巴试图阻止他。刘璋没有离开后,他闭门不出。刘备也多次想把他当作工作人员,但刘巴“家庭背景”,看不起刘备,总是拒绝为刘备服务。就这样,刘巴最终以“囚徒”的身份成为成都城破时刘备的座上宾。
刘巴虽然是刘备的臣子,但心里似乎总有一种怨恨。张飞羡慕刘巴的才华,想和刘备交朋友,但刘巴却嘲笑他们的关系。刘备曾经想“弃用”刘巴的脾性,但诸葛亮百般尊重刘巴。刘备对诸葛亮说:“刘巴是一个聪明的超人。如果没有人替代他,那就用他。如果有人替代他,就不用用他了。但诸葛亮回答刘备说:“刘备的智慧和治国策略远远超过我。最后,刘备彻底消除了抛弃刘巴的想法。那么,诸葛亮百般推崇的刘巴到底有什么值得称赞的呢?原来,刘备入住益州后,刘巴先后被授予尚书、尚书令等职,蜀汉所有的文高策命都来自他的作品。蜀汉的法律“蜀科”也是刘巴、诸葛亮、法正、李严、伊籍的杰作。当然,刘巴最大的贡献不在这里。《三国志》记载,刘备占领益州后,国库空无一人。刘巴建议铸造资金,统一价格,实行公共销售制度,成功帮助刘备平息价格,稳定经济。
[img]116474[/img]
但遗憾的是,“天嫉英才”的厄运总是在历史上重演。刘备称帝的第二年,刘巴病逝,年仅39岁,真是天羡英才,一位受诸葛亮百般尊敬的高士的生命就这样结束了。当然,不仅“英年早逝”的刘巴受到诸葛亮的尊敬,还有一位“英年早逝”的能臣也受到诸葛亮的尊敬。他死后,诸葛亮叹了口气:“如果法孝直还活着,夷陵之战就不会失败。那这位法孝又是谁呢?
法正,字孝直,扶风郡人。刘备的第一任顾问是刘章的下属。刘备入蜀时,属于刘备的账下,多次提出奇策,深受刘备的信任和尊敬。建安二十四年,刘备进入汉中王后,封法为尚书令、护军将军。第二年,法正去世,终年45岁。法正之死让刘备十分感伤,连哭了几天。被追溯为翼侯,他是刘备时代唯一一位有头衔的大臣。法正只依附刘备几年,却为蜀汉帝国的开创做出了巨大贡献。他善于诡计多端,曾被陈寿比作魏国的郭嘉和程昱。就军事战略而言,刘备服从法正言,法正是刘备夺取汉中、稳定益州的第一谋士。然而,正是法正的短命使刘备在发动夷陵战争时没有独立的谋臣,因此诸葛亮非常伤心,为法正的早逝哀叹不已。
另一个受到诸葛亮尊敬和钦佩的人也被记录在历史上,但他的结局不是“嫉妒天才”,也不是永恒的名字。他自己的骄傲最终激怒了一直尊敬他的诸葛亮,最终被贬为平民。他就是廖李。
廖立,字公渊,荆州武陵县临元县人。才名在出仕前就被诸葛亮称赞为能与庞统齐名的人物。庞统,字士元,号凤雏。曾经被水镜先生司马微认为“卧龙凤雏,得安天下。诸葛亮认为廖立能和庞统相当,其实意思是廖立能和自己匹配。果然,廖立在刘备时期历任长沙太守、长水校尉、侍中。但刘备去世后,廖立认为凭借自己的才华,他可以取代李严,担任诸葛亮的副手。但事实并非如他所愿,被封为闲职而不满,又因贬低蜀国政策和要员而惹怒诸葛亮,最终被流放汶山,孤独而死。
诸葛亮当时崇拜的俊杰还有很多,比如凤雏庞统、马氏五常马谡。但在我看来,刘巴、法正、廖立是最具代表性的。诸葛亮从极力推荐刘巴,极度怀念法正,到抛弃廖立。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的性格和治国方略。
揭秘:谁是三国历史上连卧龙诸葛亮都推崇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