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柳占据了吴越的地方,其领土有13个州:即安国衣锦军(钱柳的家乡临安)、杭州、越州、湖州、温州、台州、明州、州、衢州、婺州、睦州、苏州、新秀州和福州,以杭州为首都;也就是说,吴越王国的所有范围,包括今天的浙江、江苏南部和福建北部,都是鱼米之乡,是当时中国最富有的地区之一。钱柳小时候读书不多,从贩盐开始,@ 起初,和唐末其他军阀一样,他重武将,轻文人,认为文人酸溜溜的没用。但在得到吴越之地后,他意识到治江山不同于打江山,治江山必须延揽人才。@ 他建了一座“握发殿”,效法周公“吐哺握发”的故事广揽四方士人,为自己所用。
钱柳的幕府,如沈松、皮光业、林鼎、胡岳、罗隐等,都是当时俊彦的才华。沈松、罗隐等人经常对钱柳提出建议。有时他们的语气很重。钱柳不认为他们不听话,所以他们仍然重用它。
罗隐因其丑陋、诚实、傲慢而出名。罗隐的诗做得很好,包括《牡丹花》和其他诗,为时人们背诵。罗隐的诗中也有一些流行的句子,如
“家财不为子孙谋”“今天喝醉了” “时来天地同力,运英雄不自由”等,后来成为传世的经典名言。
罗隐的家乡在杭州新城(今浙江桐庐),五十多岁回到家乡,依附钱柳,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事中等职。当罗隐第一次来到杭州时,他不知道钱柳的性格如何,所以他给钱柳写了一首诗,其中有两句话:“你不能容忍一个,想想黄祖曼的英雄。“把自己比作你衡,试探钱柳是不是容不得人的黄祖?钱柳见诗不怪,他知道罗隐是个有才华的人,即使真的是你衡也要尊重他。在这一点上,钱柳不知道比黄祖好多倍。果然,罗隐一到,钱柳就任命他为作郎参军。
[img]116040[/img]
罗隐很快就发挥出了他敢于提出意见的特长。钱柳和他的家人喜欢吃鱼,这使得每个西湖渔民每天都要向王府支付数十斤鱼,这就是所谓的“大使馆鱼”。渔民们每天都很努力,不能打很多鱼,但他们不得不忍受钱柳的“敲竹杠”,抱怨不断。罗隐知道后,去见钱柳,看着挂在钱柳府中壁上的《蟠溪钓鱼图》写了一首诗:“吕望展庙谟,直钩钓国更好;如果教生在西湖,也要供使宅鱼使用。“这意味着,如果姜太公来西湖钓鱼,他必须每天给钱柳送鱼。这显然是对钱柳的讽刺。钱柳看到后笑了。他不仅不生气,还称赞罗隐敢于直言不讳,命令取消“大使馆鱼”。
钱柳这样肯听劝告,不少名士听到这个消息从各地投奔,一时府中文战略,人才济济,出现了“满堂花醉三千客”的盛况。
钱柳虽然有这么多谋士幕客,但大主意还是由自己决定的。朱温灭唐建立梁朝,下令钱柳为吴越王。钱柳召集文武僚商量,罗隐等人认为朱温是篡国之贼,他是暴乱丑陋的人,有什么资格当皇帝?劝钱柳拒绝,兴师北伐。罗隐以为:“纵无成功,犹可退保杭、越,自为东帝,却交错事贼?钱柳有自己的主张,他说:“古人有言,屈身于陛下,是其略也。我怎么会失为孙仲谋邪?他认为,对中原的朱温屈身只是一种策略。孙权劝曹操当皇帝的时候用过。我比不上孙权吗?
钱柳仔细分析了当时吴越国的情况。虽然吴越很富有,但他周围都是强大的邻居。最危险的敌人来自淮南。杨行密虎视眈眈,想吞并吴越然后快。一旦与朱温翻脸,淮南对吴越的进攻就没有后顾之忧了,而且,殷、闽等地也可能附和淮南,吴越国将腹背受敌。钱柳对僚们说:“如果我出征,邻国乘虚来袭,人民就会受到毒害,我以有土有民为主,不忍兴兵杀人。”
钱柳这句话被称为“仁者之言”。与中原干戈相比,吴越人民幸运,遭受的战争杀戮较少。
不仅如此,金钱对西湖的治理和保障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宋人毕仲询在《幕府燕闲录》中记载:“唐末,金尚父始于吴越,将广牙城作为大公府。有术者说:‘王若改旧为新,有国止,有百年。如果你填西湖,你应该在这里做十倍。王其图之。”金钱回答说:“人民的资本和湖水已经存在很长时间了,没有湖就没有人。”
钱柳意味着人们用西湖水灌溉田地已经很长时间了,填满西湖打破了人们的生活。钱柳在这件事上非常明智。如果他听了术士的话,填满了湖,建造了一座城市,填满了所有的西湖,那么他就会成为一个历史罪人。不可想象,如果杭州没有西湖,没有平湖秋月,断桥残雪,六桥烟柳,苏堤春晓,会是什么样子?
钱柳还重视筑堤围海。后梁开平四年(公元910年),钱柳因海潮而征用农民工,在钱塘江沿岸筑起一个100多里的海塘。这个池塘里有无数的竹笼,里面装满了大石头;这些竹笼是用大木桩建在岸上的,可以防止海水侵蚀杭州。原来的盐碱滩也逐渐成为一片良田。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评论道:“筑捍海石塘,广杭州城,大修台馆。由于钱唐在东南富裕。”
在中原混乱、军夷交侵、生民倒挂的五代十国,东南吴越相对安宁,人民可以安居乐业,相当不容易。北宋人赵拼写诗赞美这种情况,诗道:“时维五纪乱怎么样?历史悠闲的观点也皱起了眉头。是的,但是节省金钱,人们无事可做!”
由此可见,获得世界后,当执政者文化不高的时候,如果能善用有能力的文化人,也能治国安邦。相反,即使执政者学富五车,如果不善用人,尤其是不善用有能力的文化人,也会毁了国家。
解密:吴越王钱柳没文化怎么巧用文化人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