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岛是唐代著名的苦吟诗人。苦吟诗人的特点是,他们经常绞尽脑汁冥想一首诗或诗中的一个词,并毫不犹豫地花费大量的努力和精力。
当贾岛第一次来到京城参加科举考试时,他想到了驴背上的一首诗:“鸟宿池旁的树,僧侣敲月亮的门。”当时,他想用“推”字和“敲”字。经过长时间的反复思考,他没有最终确定,所以他在驴背上反复背诵,不停地推敲。贾岛的举动引起了许多路人的注意。人们不知道贾岛在做什么。
[img]115710[/img]
当时,大作家韩愈临时代表首都地方长官。他正要带车马去巡逻,看到路边的人在谈论什么,发现还有一个人在不停地比较画什么,于是他让侍从把这个人带过来询问。贾岛说他正在写诗,而诗中的“僧敲月下门”一句不确定到底该用“推”字,还是用“敲”字。韩愈想了一会儿,对贾岛说,我觉得用“敲”字好。贾岛采纳了韩愈的意见,定用“敲”字。
从此,韩愈与贾岛建立了深厚的友谊,经常谈论中国古代诗歌创作的规律和方法。刘开生
传贾岛【推敲】骑驴苦思 韩愈出行会议提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