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书商无处不在。他们慷慨大方,还有成千上万榕树的老板路金波。路金波给了王朔365万元的报酬;他还给了韩寒280万元的版税,相当于28元一字。据说到目前为止,路老板还在向畅销书作家支付数百万元的稿费。
没有人能否认路金波在大陆出版业已经成名,但如果他扑通一声,扔进漫长的历史河流,他就不会出现。在中国文化史上,开稿费比路大方多了。宋朝人洪迈在《容斋续笔》中提到了几个。
一个是唐宪宗时期的将军韩红。这个人特别会打架,也很有钱。著名作家韩愈写了《平淮西碑》,并在碑文中称赞了他。韩红很高兴,一次寄给韩愈500块丝绸。根据谭文熙《中国物价史》第109页所记,唐朝开元盛世时期的物价,一条丝值200文,一桶米值13文,韩鸿寄给韩愈的500条丝大致相当于7690斗米。唐朝量器是根据左光明《中国度量衡考》第259页记录的,当时一桶米大约有13斤。现在买13斤普通大米需要26元左右,买7690桶需要19940元。也就是说,韩愈一篇文章拿到了近20万元的稿费。
《平淮西碑》
我读过韩愈的《平淮西碑》。整篇文章只有1505个字。换句话说,每个字至少132元。这个稿费标准明显比金波给韩寒和王朔的要高得多。据说韩愈死后,刘禹锡给他写了一篇祭文,曾经用过四句话:“公鼎侯碑,志隧表阡,一字之价,战金如山。“如果刘禹锡老师没有预言先知,他可能会改写祭文,说韩愈“一篇碑文,20万元,既压王朔,又盖韩寒”。
另一位是唐宪宗时期的宰相裴度。根据洪迈《容斋续笔》第六卷的记载,与韩愈同时代的另一位著名作家皇甫为裴度写了一篇碑文。裴度按照一个字三块丝绸的标准支付稿费。皇甫的钱太少了,所以裴度不得不升到一个字六块丝绸。如前所述,一条丝相当于15桶米,一桶米需要26元,说明当时一条丝的价值是390元。裴度按一个字6条丝签发稿费,相当于将皇甫石的稿费标准提高到一个字2340元。
另一位是唐末著名诗人元宵的儿子。洪迈的《容斋续笔》卷6说,他给著名作家白居易发了稿费,毫不犹豫地拿出银马鞍、玉腰带、丫环、马车、丝绸缎等好东西,相当于铜钱60万或70万。死后,白居易给元宵写了一篇墓志铭。我还没读过这个墓志铭。我不知道有多少字。此外,唐末物价飙升,60万或70万铜币可能没有听起来那么吓人。但是你要知道,白居易是一个比皇甫坤更出名的著名作家,一个字也不能低于几十块钱,对吧?
揭露唐代天价稿费:韩愈碑文一篇二十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