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后,等于清理了曹氏宗族,为司马家族登基称帝扫清了一切障碍。然而,司马懿并没有把曹芳赶下舞台,因为史书上对他的记载和后人对他的评价,自称皇帝,这是可以理解的。但司马懿的两个儿子,司马师和司马昭也没有称帝,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司马师英年早逝,错过了机会,但司马昭对朝堂的控制并不逊色于司马师,为什么他也不敢改朝换代呢?那一年曹氏上位也用了两代人,司马家却用了三代人。司马昭是当时最有机会称帝的人。他有什么顾虑?据说“路人都知道司马昭的心”。就连路人也知道他的想法,但司马昭在最后一步给了每个人一个“惊喜”。就连司马昭也不敢轻易坐在这个皇帝的位置上。是因为他害怕走曹家的后尘吗。
[img]282377[/img]
司马昭在位时,指挥了灭蜀之战。蜀国灭亡后,曹魏离统一世界只有一步之遥。然而,钟会的叛变使曹魏滋生了反对司马家族的力量。司马昭不得不先把这股势力扼杀在摇篮里,否则将来很可能对他构成致命威胁。司马昭灭蜀后第二年被封为晋王,形势很好,但司马昭可能还是没有当皇帝。265年,司马昭突然猝死,享年64岁。同年,司马炎登基称帝。如果司马昭能活到司马懿那个年纪,他应该当定皇帝。
[img]282378[/img]
另外一个原因是司马昭当时心里的负担太重了。司马昭也从东汉向曹魏过渡。他的晋王是魏国皇帝封的。如果他上位,他肯定会背负乱臣贼子的骂名。虽然整个魏国的历史不算太长,但还是有很多人对魏国有感情,就像汉朝被摧毁一样。司马炎是子袭父爵,才成为晋王,而且他对曹魏的感情也不深,从内心的负担来看要小很多。这个皇帝可能更适合他。
[img]282379[/img]
此外,司马昭当时只摧毁了最弱的蜀国。能否赢得东吴是统一世界的关键。司马炎上台后,14年后才发动灭吴之战。可以看出,在短时间内赢得东吴并不容易,司马昭也活不了这么久。如果不能完成全国统一,司马昭的上位之路上总会有严重的伤害,这也是他作为魏臣必须做的。
[img]282380[/img]
由于上述原因,司马昭最终未能成为皇帝。他不得不给儿子司马炎留下这个机会。事实上,司马家族相当团结。司马懿死后,司马师和司马昭没有内斗。正是这样,司马家族才能牢牢控制朝廷的实际控制权。
为什么司马昭不敢称帝?司马昭在顾忌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