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最著名的妃子是珍妃。到目前为止,关于珍妃的话题仍在讨论中。珍妃还有一个比她大两岁的妹妹。她的名声远不如她,而不是同时入宫。她的妹妹被命名为金妃。虽然她没有得到皇帝的特别青睐,但她的命运比她的妹妹好得多,并成为清朝最后一位体面地埋葬皇陵的公主。
史料介绍:端康皇妃(1873-1924年),即金妃,他拉氏,原户部右侍郎长叙之女,满洲红旗人。光绪十四年(1888年),在光绪皇帝的选后仪式上,金妃和妹妹珍妃同时入选,成为光绪皇帝的妃子,并于第二年1月举行了一场大婚礼。之后,他们以金妃和珍妃的身份入宫。
[img]23865[/img]
光绪十五年(1889年),因慈禧太后六十万寿加恩得晋妃,光绪二十年因珍妃违抗太后而受株连,降为贵人;第二年再升为妃子。
金妃的生活就像她的头衔一样。她坚守唯谨,与世无争,心地忠诚,福泰。她在宫里被称为“胖娘娘”。作为光绪皇帝的女眷,金妃和龙裕皇后实际上是徒劳的,但她与姐姐珍妃有着深厚的友谊。光绪皇帝被命名为珍妃的头衔,她不嫉妒安全。
进宫后,金妃一直住在东六宫之一的永和宫,姐姐也住在景仁宫,景仁宫也是东六宫之一。珍妃整天被皇帝抱在怀里,但金妃在宫里被冷落,但金妃并不在意。
金妃愿意在永和宫过着有品味的生活,经常用丹青书法娱乐自己。在永和宫的装饰中,有几瓶盆景,上面镶嵌着精致的手表和花鸟。同时,金妃也是一位美食家。她经常派人到首都附近的天府号买酱肘给自己吃早餐。因为金妃喜欢美味的食物,永和宫的小餐馆烹饪得很好。逊清的老大臣们喜欢吃她欣赏的食物。
光绪26年7月(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京师,慈禧太后带着宫眷逃离紫禁城。金妃没有像姐姐一样运气不好,而是成了逃跑的一员。
宣统皇帝溥仪即位后,他被尊为“兼任皇帝考瑾贵妃”。宣统皇帝逊位后,小朝廷为上徽“端康皇贵妃”。金妃继续住在永和宫。她和溥仪关系很好,溥仪叫他皇娘,每逢年节都请她一起庆祝。
溥仪退位后的第二年,隆裕太后去世,金妃在四大太妃中的地位有所提高。她是四大太妃中最年轻、最开放的。特别受尊敬。
中华民国十三年(西元1924年)中秋节,溥仪到永和宫请安,并邀请皇阿娘金妃到养心殿赏月。今晚,金妃坐在养心殿的第一座,与溥仪、婉容、文绣、格格王孙共度良宵,晚上生孩子后才回到永和宫。但不幸的是,晚上很冷,我病不起。五天后,我死在永和宫。
[img]23866[/img]
1924年10月20日(民国十三年),金妃死于东六宫永和宫,终年51岁。虽然溥仪此时已经逊位,世界是中华民国,但举行一场体面的皇家葬礼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棺材(清朝皇室叫“金棺材”)还在慈宁宫的时候,发生了一件大事:冯玉祥把溥仪的小皇帝赶出紫禁城,金妃的棺材不得不搬出去,送到地安门外鸦儿胡同的广化寺。
光绪死后,她被埋葬在崇陵。根据清朝的习俗,她在陵东约500米处建造了妃子墓。以前,珍妃被埋葬在墓地里。金妃死后,朝廷在金妃墓东侧为她建了一座墓。事实上,当时朝廷根本没有钱。原来的坟墓很冷。金妃的父亲看不见。他拿出钱重建了妃子的公园。砖石墓(砖券)改为石墓(石券),增加了墓围。
1925年12月13日(民国十四年),一支送葬队伍从西直门火车站出发,用火车把金妃的棺材拉到清西陵,埋在崇陵公主的墓地里。因此,金妃成为清西陵最后一位被埋葬的公主。
但没人想到,仅仅13年后,金妃的坟墓就被小偷挖走了。小偷从棺材前面打了一个小偷洞,发现金妃的尸体还好,没有腐烂。墓中的陪葬品被掠夺。
谁干的?后来得知是当地盗墓贼鄂士臣、关友仁领人干的。
清朝皇帝逊位,民国政府答应保护皇家陵墓,但实际上保护并没有真正到位。1937年(民国26年),七七卢沟桥事件爆发,情况更糟。这时,清朝的皇家陵墓只有少量的警卫,留下的警卫又老又弱,遇到盗墓贼就束手无策。
盗墓事件很快被披露。几天后,伪满洲国还派军队进入县城和西陵,以保护皇陵,逮捕盗墓罪犯。八名盗墓者听到了风,离开了家乡。
[img]23867[/img]
据说当地有一个单身汉叫李纪光。有一次,他在县里喝醉了,自豪地吹嘘自己一辈子都花不完更多的钱。一个贫穷的单身汉说他有无穷无尽的钱,这立刻引起了警察的注意,并立即抓住了他。经过严厉的折磨,李纪光提供了盗墓和他的同伙,然后被斩首,成为当地轰动一时的大新闻。
逃亡的盗墓者也听到了这个消息,于是隐姓埋名,小心翼翼地生活在其他地方,有的甚至死在其他地方。只有鄂士臣不知道李纪光提供了什么。有一次,他从北京回家拿东西。他一到易县火车站,就被军警抓住,验证了他身后的地方法律。七年后,日本投降回到了家乡,两个姓张的下岭村。离开家后,关友仁去了关东近20年。直到20世纪60年代,他才回到家乡。
珍妃的妹妹同时入宫 为什么一生都愿意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