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34年1908年10月卧床生病。这时,慈禧也生病了。光绪在日记中写道:“我病得很重,但我认为佛陀(指慈禧)会死在我面前。如果是这样,我会下令杀死袁世凯和李莲英。”
出乎意料的是,李莲英得知了这本日记。他立即向慈禧汇报,说:“皇帝想死在老佛爷后面!”慈禧听了,恨恨地说:“我不能死在他面前!”。
清德宗爱新觉罗•清朝第十一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的第九位皇帝,在位年号光绪,历史上被称为光绪皇帝。
同治十三年十二月,两宫皇太后立为皇帝。起初,慈安和慈禧太后垂幕听政。光绪七年慈安太后去世后,慈禧太后一个人垂幕。光绪十五年,载甜亲政。虽然名义上属于光绪皇帝,但实际上,权力仍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
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光绪皇帝强烈反对妥协,但由于朝廷腐败,以清朝战败告终。从痛苦中吸取教训后,他强烈支持维新派的变法。光绪24年来,光绪皇帝实施了“戊戌变法”,但遭到了慈禧太后领导的保守派的反对。
[img]116204[/img]
光绪皇帝计划依靠袁世凯牵制慈禧太后,但被袁世凯背叛。从那时起,他被慈禧太后囚禁,成为一个无枷锁的囚犯。整个维新只持续了103天,因此被称为“100天维新”。政变后,权力再次落入慈禧太后手中,声称光绪皇帝不能理事。
光绪皇帝是一个不苟言笑的人,经常沉默寡言。据说在位期间,只有一次当众大笑。
南书房有个桂翰林,自称精通满文,曾经把《四书》、《五经》、《三国志》等汉文典籍翻译成满文。因为他的同事大多是南方人,不懂满文,所以大家都很尊重桂翰林,称之为“满汉通”。
有一天,每个人都在一起吃饭,宴会上有各种各样的水果。一位张翰林指着枣子问:“这个枣子的满语叫什么?”桂翰林毫不考虑地回答说:“瓦子户赤。”南方的另一位普通吉士指着一颗核桃问:“这在满语中叫什么?”桂翰林立即回答说:“保罗辟赤。”听了这话,大家都很佩服他精通满语。
后来,一位好人邀请了首都最著名的满文专家石农来养心殿。当时,大臣们都在光绪皇帝身边,顺便说一句,他们谈到了桂翰林的“满汉通”。听了这话,石农立刻说:“别听他胡说八道。上当了!他是什么满语通!谁吃枣子不是“挖后吃”(瓦子户红谐音)?谁吃核桃不是“剥皮吃”(保罗辟赤谐音)”
当时光绪皇帝正端喝了一杯茶,听了笑,茶喷了出来,桌子湿了,笑得眼泪都流了出来。这是光绪皇帝唯一最开心的当众笑声。
光绪皇帝三十四年暴崩,享年38岁,庙号德宗,同日崇运大中至正经文纬武孝睿智端俭宽勤景皇帝。
梁启超曾这样评价光绪:“光绪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豁出去的行为。如果他成为一个中国,他将被拯救。如果他失败了,他将比亡国更强大。他是一个伟大的人,用自己的失败为中国开辟了必由之路。光绪已成为中国现代化的先驱和独立繁荣和强大事业的奉献者。我们说他是一个失败的英雄。”
解密:为什么孤独的英雄光绪一生中唯一一次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