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成功退休:王安石少年得志后为何主动辞职?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福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他出生在官宦之家,父亲叫王毅,当过员外郎,但早逝。王安石去世时,王安石19岁。父亲去世后,王安石的家道也中落了。幸运的是,王安石不仅天赋高,而且安贫好学。他从小就喜欢读书,有能力永远不会忘记。写文章来得很快,似乎不假思索,文章既成,读完后人们总是赞叹不已。王安石有个朋友叫曾巩,是个热心人,他把王安石的文章推荐给文坛领袖欧阳修,欧阳修读后也很欣赏,并到处为他宣传。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御试进士。据说王安石本该中状元,但其赋中有“孩子其朋”这样的话,仁宗认为这样的话是犯忌,不能当状元,所以被判第四名。

[img]403003[/img]

王安石性格的孤傲与固执,早已表现出来。王安石成进士时,年方21岁,被任命为淮南法官。按照当时的规定,王安石在淮南任职后,可以要求参加竞选馆职考试。所谓馆职,就是在史馆、昭文馆、集贤馆等地工作。当时有句话叫“国朝馆阁之选,全世界英俊”。一旦拿到博物馆职位,马上就成了名人。以今天的市场度来看,这个名流二字真的不可小觑。就2005年最受欢迎的“超级女孩”而言,昨天仍然是一些不熟悉世界的小女孩,一夜之间成为“超级女孩”,立即进入“名人”,所以声誉陡峭,著名;财富滚滚,利达三江。

所以当时的馆职,大部分人都是削尖脑袋想钻进去的。王安石任满时只有二十六七岁,正是风华正茂的时候,以他的文章而闻名,如果试馆职不合理呢?王安石很高,偏偏就不去了。27岁时,他被调到鄞县当县太爷。当时,他的变法思想已经实现并付之。在鄞县,他修筑堤堰,疏通陂塘,方便交通,尤其是青黄不接的时候,把闲置在仓库的官谷借给老百姓,让老百姓秋后加息偿还。这种做法对官员和人民都有好处。这些造福人民的措施深受鄞县人民的欢迎。

[img]403004[/img]

当时的宰相叫文彦博,很欣赏王安石。他向宋仁宗皇帝推荐王安石,说王安石有能力,对名利漠不关心。他应该越级提拔和重用。此外,他还表示,越级提拔王安石可以遏制官场追求名利的不良氛围。文宰相的推荐非常有效,皇帝立即指示王安石到集贤院校理。对于普通人来说,像宰相这样权重很高的人亲自出面当后台保荐,皇帝亲自安排就职,相当于坐火箭飞进“名人”的宝塔尖,无异于天上掉下来的大馅饼,烧香拜佛都找不到好东西。然而,王安石又拒绝了,不去了。欧阳修,文坛领袖,也参与其中,说王安石既然不想去集贤院,就请皇帝让他当训官吧。王安石居然不买账,借口奶奶年纪大家都很穷,拒绝了。欧阳修热心肠。当他看到王安石不想在首都工作时,他向皇帝报告说,王安石家境贫寒。他必须需要朝廷的工资来养家糊口。他最好当官。皇帝采纳了这一意见,派王安石到常州当知州。直到嘉佑三年(1058),宋仁宗特召王安石担任支判官。度支法官的职责是负责全国财政的统计和调整,大约相当于现任财政部长。也许这个职位符合王安石的胃口。这一次,他很高兴在北京工作。来到首都后,他写了一本《上仁宗皇帝言事书》,也就是史家所说的“万言书”。在这本万言书中,他系统地提出了自己的变法主张,但仁宗皇帝没有采纳他的意见。当度支判官不久,他下令要他去集贤院工作。

调到集贤院,王安石又不干了。从今天的角度来看,王安石多次辞去馆阁下达的任命,似乎有点作秀的味道。士大夫们看到他一再不干能进名人的馆职,以为他无意仕途,很清高,都恨不得见到他。王安石的态度甚至受到朝廷的影响。他越拒绝,朝廷就越想给他一份好工作,他就越担心他不会这么做。到京的第二年,让他同修日常生活笔记,他反复拒绝。内阁门吏亲自拿着任命书给他,他干脆躲在厕所里。门吏别无选择,只能把任命书放在他的桌子上离开,没想到他拿起任命书追了出来,就是拒绝接受。

[img]403005[/img]

想必,当时的环境还是比较宽松的。王安石不听组织安排,什么都没发生。今天,好吗?后来,他向皇帝报告并拒绝了。经过八九次辗转反侧,他几乎没有接受任命。皇帝让他成为一个知识系统。这位官员是宋沿唐制,负责为皇帝起草诏书。当然,他需要写好文章的人才。同时,他被要求负责北京的监狱检察。到目前为止,王安石不再提及辞职。


成功退休:王安石少年得志后为何主动辞职?成功退休:王安石少年得志后为何主动辞职?

,,

  • 历史上秦少游的妻子是谁?他与苏小妹有何关系
  • 说起秦少游妻子,大多都会想到苏小妹。事实上,秦少游妻子另有其人,并非是机智聪明三难新郎的苏小妹。记录秦少游家谱的书籍...

  • 北宋宰相苏辙是怎样的人 历史如何评价苏辙
  • 苏辙(1039年3月18日 —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 ,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

  • 中国古代文化名人多近视 欧阳修与纪晓岚也在其列
  • 据《中华遗产》记载:曾经有好事者根据史料,列出了一串古代近视文化名人:有战国时期法学家韩非子,有唐代大诗人韩愈和白居...

  • 苏洵简介 北宋时期著名的三苏之一苏琏资料介绍
  • 苏迅简介:苏迅(1009年5月22日至1066年5月21日),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北宋作家,与子苏轼、苏辙合称“三...

  • 宋仁宗:历史上最宽仁的皇帝之一却也难过美人关
  • 说起中国古代的明君,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选择,不过汉武帝、隋文帝、唐太宗、康熙这样的皇帝一定会是热门的选项。而宋仁宗,...

  • 为什么苏轼要求从[天堂]杭州到贫困山区工作?
  • 作为一名“地师级”领导,他愿意在贫穷落后的地区工作,与那里的人民同甘共苦,经常挖野菜充饥。。。这样一个好的干部不是由“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