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苏洵简介 北宋时期著名的三苏之一苏琏资料介绍

苏迅简介:苏迅(1009年5月22日至1066年5月21日),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北宋作家,与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被列为“唐宋八大家”。

苏迅年轻的时候不好读。因为父亲还活着,没有养家之累,所以他年轻的时候有点像李白和杜甫的任侠和壮游,走了很多地方。后来陪儿子两次进京,一次经水路,一次经陆路,沿途游览名胜古迹。青城山、峨眉山、成都玉局观、庐山东林寺、西林寺、虔州天竺寺、丰都仙都观等。在青少年时期,苏琏游峨眉山和青城山,其《忆山送人五言七十八韵》诗中说:“少年喜奇迹,落拓鞍马间。纵观世界,爱这宇宙宽。岷峨最先见,晴光压西川。”

19岁时娶妻程氏,27岁时下定决心努力学习,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学习,学业大进。

庆历年间,苏迅进京参加制举考试,但失败了,才华横溢,失败了。他烧掉了所写的文章,闭户读书。于是,他通过六经百家之说,写了几千字。便南游嵩洛庐山,在庐山他游览东林寺和西林寺,并与两位高僧、景福顺长老交游月余。《回忆山送人》诗中详细记载了这次旅行的情况:“次入二林寺,便获高僧言。问以绝胜境,导我一起攀登。逾月不厌倦,岩谷行欲。苏轼、苏辙都记载了苏迅在庐山与二僧共游一个多月,并“获高僧言”这件事。苏辙云:“辙幼侍先君,闻尝庐山过圆通,见讷禅师,留久之。

元丰五年以谴居高安,景福顺公不远百里惠然来访。自言自语,过去从迟到圆通,抓先君游。多亏了岁月,已经36年了。二公都是我的人,迟到已经11年了。”从庐山下来,苏迅南游虔州(今江西赣州)。在虔州,苏迅遇到了当地隐士钟子翼兄弟,并在他们的陪同下参观了马祖岩和天竺寺。

苏洵简介 北宋时期著名的三苏之一苏琏资料介绍

大概在皇佑初年,苏迅拜访了岷山白云溪的隐士张俞。苏轼在《张白云诗跋》中说:“张俞,少愚,西蜀隐君子。和于先君一起住在岷山下……”张宇的事迹在王称的《东都事略》中有传,“张宇,字少愚,书少嗜,好为诗...余为人不妄忧喜,性淳朴,有超然远俗的志向。朝廷曾六次下诏要他出官,“卒不起,便隐居青城山白云溪。“根据青城山白云溪是著名道教学者杜光廷晚年居住的地方。文彦博安排张宇住在白云溪,这显然是张宇对道教特别感兴趣的原因。苏迅和他一起旅行,道教可能是他的谈话内容之一。

嘉佑初(1056年),苏迅带二子到北京参加考试,参观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欣赏他的《衡论》、《权书》、《几策》等文章认为可与刘向、贾谊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苏迅。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苏迅,苏迅文名大盛。在北京期间,我遇到了保聪禅师。“在北京,彭州僧保聪来求知,甚至去蜀。他闻到自己从北京师傅那里回来,以为自己是徒先的布衣蔬菜。万若年,他住在圆觉院。”

嘉佑二年(1057年),二子同榜考试及第一,轰动京师。

宋嘉佑三年来,宋仁宗召苏迅到舍人院参加考试,苏迅推托生病,拒绝应诏。

嘉佑四年来,苏迅带领全家乘船沿岷江下行,东出三峡,走水路进京。他参观了丰都的仙都观。据说这是一个阴长生升仙的地方,上面写着《题仙都观》诗。

嘉佑五年(1060年),经韩琦推荐,苏迅被任命为秘书省校书郎,后为霸州文安县主书,后与陈州(今河南)项城县令姚辟一起修写礼书《太常因革礼》。这本书不久就死了,也就是说,英宗治平于3年4月(1066年5月21日)去世,朝廷将苏迅作为光禄寺成。


苏洵简介 北宋时期著名的三苏之一苏琏资料介绍苏洵简介 北宋著名的三苏之一苏迅资料介绍

,,,

  • 历史上秦少游的妻子是谁?他与苏小妹有何关系
  • 说起秦少游妻子,大多都会想到苏小妹。事实上,秦少游妻子另有其人,并非是机智聪明三难新郎的苏小妹。记录秦少游家谱的书籍...

  • 北宋宰相苏辙是怎样的人 历史如何评价苏辙
  • 苏辙(1039年3月18日 —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 ,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

  • 为什么包公包庇通奸犯?大清官断案讲法理也讲道理
  • 包拯(999年5月28日至1062年7月3日)是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东)人、北宋官员,以清廉公正著称。进士五年(1027年)仁宗天圣。对...

  • 中国古代文化名人多近视 欧阳修与纪晓岚也在其列
  • 据《中华遗产》记载:曾经有好事者根据史料,列出了一串古代近视文化名人:有战国时期法学家韩非子,有唐代大诗人韩愈和白居...

  • 宋太祖暴死谜雾是情杀?还是权利的争夺而死的
  • 在历史中为了皇位,可以父子反目,兄弟相残,只为了那无上的皇位。在历史上有个朝代定了一个兄终弟继的规矩,这就造成一位伟...

  • 大宋王朝的传奇奸臣贾似道:一代权臣的误国之路
  • 一个朝代的兴起,必然离不开许多才俊之士的共同努力,一个王朝的灭亡,同样由于一群群的蛀虫侵蚀所致,如夫差时期的伯海为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