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三国演义》的影响,诸葛亮在大多数人心目中是一个非常冷漠的形象。在燃烧眉毛的关键时刻,他轻轻地摇着羽毛扇,从容不迫;在剑无眼的战场上,他坐着四轮车悠闲地观看战争;当士兵们下城时,他坐在城楼里,弹钢琴。@ 他给世人留下了处变不惊、无所不能的印象。然而,小说毕竟是小说。在真实的历史上,诸葛亮并不总是冷静。有一个小人物吓到了他。谁是能吓到诸葛亮的人?
[img]392809' />
这个人的知名度不高,他的名字叫何志,据《益部芪老传杂记》记载:“(何志)初仕郡,后来为督军。诸葛亮用法严密,阴闻只放纵游戏,不勤所职,品味奄奄一息。“意思是有一个人叫何志,曾经是州县官员,后来是督军。但这个人并非恪尽职守,执事有班的人,反而经常放纵自己,不务正业。当时诸葛亮执法非常严格。听到何志的行为后,他想亲自去检查,追究何志的罪行。
[img]392810' />
据说当时大家为什么只捏汗?毕竟史料说诸葛亮执法严格,可谓“官不容奸”。为了维持法律效力,在第一次北伐之前,他上了《出师表》,劝后刘禅说:“宫中府是一体的,不应该有异同”;北伐第一次失败后,他泪流满面地杀死了亲信马苏,贬低了自己的三级水平;在蜀汉地位仅次于他的朝廷要员李燕因监督粮草不足直接被贬为普通人。想象一下,一个如此严格的人,遇到何灵这样的“官场蛀虫”,能轻饶吗?
[img]392811' />
然而,他不是一个普通人。他得知诸葛亮要来检查。他没有惊慌,也没有害怕犯罪。相反,他挑灯夜战。过了一夜,他处理了所有的公务,并熟悉了每一件事。当诸葛亮第二天早上到达时,他可以回答任何问题。诸葛亮来这里的目的是为了问罪。在他的认知中,他不应该回答任何问题。结果,他的表现成功地吓坏了他。历史资料称他“非常不同”。
[img]392812' />
然而,诸葛亮吓了一跳,很快就接受了这个事实,意识到他是一个处理政府事务的小专家,是一个真正的天才。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在一夜之间有序地处理积压已久的公务。因此,诸葛亮本着能人多劳的原则,改变了何的职位。《益部老传杂记》有句话:“补成都令,郫县令缺,以只有两个县”,意思是何以一人之力担任了两个县的县长。
何志上任后,工作量增加了不止一倍。这两个县不仅人口众多,还有无数的地痞流氓和奸邪恶棍。然而,何志的心理素质非常好。他上任后,大部分时间都在睡觉,没有做任何“新官上任三火”。然而,作为一个能吓到诸葛亮的奇才,他并不总是睡觉。每次他醒来,他都能公正地打破所有的案件,让恶棍受到应有的惩罚。当然,普通人不能有诸葛亮的知识,他们认为何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他们有异能。为避免受到惩罚,他们逐渐收敛,不敢再做奸犯科。
[img]392813' />
历史已经过去了几千年,我们不知道何志放纵游戏,忽视政府事务,直到诸葛亮来检查,是吸收诸葛亮的注意力,重用,还是拖延;也不知道他成为“双县长”后,总是睡觉后开始破案,是懒惰,还是威慑人民。透过漫长的历史河流,我们只能知道,这个人是一个罕见的天才,是对诸葛亮无知之明最好的反驳。
蜀汉一小官,玩忽职守,诸葛亮亲自审查,甚至被破格提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