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音zhī),生死年月不详,东汉末年颍川阳翟(今河南省禹州市)。曾担任东阿令、羽林监、屯田都尉、陈留太守等职务。因为他英年早逝,他的人生事迹有限,但他倡导的是屯田制,然而,它在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发展史上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img]376490' />
屯田制度是汉朝以后政府利用士兵和无地农民开垦荒地的制度,以获得军队供养或税收粮食。有三种军屯、民屯和商屯。屯田始于汉武帝时期西域,为军屯。建安第一年
(公元196年)
曹操采纳枣、韩浩的建议,在许昌招募农民屯田,当年得谷百万斛。后来推广到各州县,典农官为人民耕种。屯田人民免征兵役和兵役,称屯田客。
西汉常用于开拓和驻扎西北边疆,以军队守边屯田。大臣晁错在汉文帝时曾建议徙民实边。赵充国建议汉武帝时,「屯田」在边防,守卫和垦耕并顾,从敦煌西到盐泽往往起亭,而轮台和渠犁都有数百名田卒。这种方法的目的不仅可以解决道路遥远、交通不便下的自力更生,还可以使军队在防守上不浪费人力。这是一举两得的想法。然而,直到东汉末年,屯田的所有理念和实施都仅限于避免从其他地方长途运输粮食,解决边境守卫军队的需要,而不是作为一种经济和社会制度。
第一个提出屯田制度的是曹操手下的枣,还有韩浩,实施者包括任军和曹魏时期的邓艾。曹操与曹魏政权整合军屯和民屯,在各地设立田官,负责屯田。屯田制逐步建立后,成为国家政权的资金和粮食收入来源,解决了屯田军民自身的生计问题。
早在曹操镇压黄巾军余部的时候,枣就对同战同耕、兵农合一的做法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建安元年(196年),曹操击败了颍川汝南的黄巾军,赢得了大量的耕牛、农具和劳动力。枣树建议曹操利用这些农具在许昌开垦土地,实施屯田,解决粮食问题。曹操采纳了他的建议,任命他为屯田都尉,全权负责屯田事务。枣首先将荒芜的无主农田归国家所有,招募的大量流民按军队编制,由国家提供土地、种子、牛、农具,由国家和农民按比例分割。屯田实施的第一年,就得谷百万斛,曹操下令郡国都置田官,招募流亡人群屯田。后来接受了枣的建议,下令军队屯田,屯田制度得到广泛实施。
[img]376491' />
枣最大的贡献在于他首先倡导的屯田制度,解决了困扰曹操已久的粮食问题。自东汉灵帝以来,地主阶级的残酷剥削和长期的强大并购战争严重破坏了北方的农业生产,农村到处都是田无常主,民无常居(《后汉书·仲长传》)局面。大多数农民不仅生活在饥饿中,甚至抢劫维持的地主武装部队也不能抢劫食物,只能依靠蛤蜊和桑树来充饥。许多军阀在战争中因严重缺粮而失败。在最初几年的战斗中,曹操经常因为粮食接济不足而被迫中途撤军,放弃即将到来的军事胜利。枣随曹操镇压黄巾军余部时,对起义农民同战同耕的兵农合一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受到了启发。汉献帝建安元年(196年),曹操击败了颍川汝南的黄巾军,获得了大量耕牛、农具和劳动力。枣树建议曹操利用这些农具在许昌开垦土地,实施屯田,解决粮食问题。曹操采纳了他的建议,任命他为屯田都尉,全权负责屯田事务。
在许昌,枣树首先将贫瘠的无主农田归国家所有,并根据军队的编制,将招募的大量流民组成一个小组。国家提供土地、种子、牛和农具。他们开垦和耕种的收获由国家和农民按比例分配。屯田实施的第一年,得谷百万斛(《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引用《魏书》)。于是曹操下令郡国都置田官,招募流亡人民屯田。后来接受了枣的建议,下令军队屯田,屯田制度得到广泛实施。枣首倡屯田制的实施,使长期遭受战争破坏的北方农业生产在短时间内得以恢复和稳定。失去土地的农民又回到了土地上,许多贫瘠的农田也被开垦了,政府也积累了大量的粮食。几年中所在的积粟,仓禀满满的(《三国志·魏书·任君传》)使曹操征伐四方,无运粮劳动(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屯田制的实施不仅解决了曹操头疼的军粮问题,也为他争取了大量人口,加快了曹操统一北方的进程。因此,枣也被提升为陈留太守。不幸的是,枣子很快就因病去世了。事隔多年,曹操对枣还念念不忘,追封枣为列侯,并让儿子攻其侯位。
寓兵于农,兵农合一
由枣首倡实施屯田制,封建国家在东汉末年大地主力量急剧扩张的历史条件下,与大地主竞争控制无地流民,限制大地主无限夺取土地,采取了特殊制度。它不仅在当时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而且为后代创造了一个大规模的农业、军事和农业融合的先例,在中国政治、经济和军事发展史上不同程度地模仿封建统治阶级。
在曹魏时期实行屯田制
屯田制自古以来就存在,并不是曹操的第一个。然而,曹魏屯田的规模和作用是前所未有的。关于曹魏屯田的建立,历史书记载:年(建安第一年),枣、韩浩等议,开始屯田。(《三国志》)
公曰:夫定国的艺术在于强兵足食,秦人以急农兼天下;孝武以屯田定西域,这个先代的良式也是。是岁,是募民屯田许下,得谷百万斛。于是州郡例置田官。(魏书)
当人们第一次招募土地时,人们害怕得不到好处,但也害怕军事准备的束缚,所以他们经常逃跑。因此,曹操采纳了袁松的建议,即强迫自由招聘,新政策受到人民的欢迎,屯田顺利进行。
现代历史学家将曹魏屯田分为军屯和民屯。两者都是战争时期的产物,是为了供应军粮而建立的。必要时,参加民屯的劳动力也需要与敌人作斗争。不同之处在于,屯田人主要从事农垦生产,士兵主要从事攻防工作。从时间上看,民屯始于建安第一年(196年),军屯始于建安最后。本文主要介绍民屯。
枣首倡的屯田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枣的历史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