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曹操一生中有很多孩子,但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短命鬼”。很少有25个儿子能活到40岁,只有燕王曹宇才能活到古老的岁月。曹宇的人生经历很奇怪。他不仅生活在三国统一,而且受到明帝曹睿的信任。他几乎成为了一名辅政将军,他的儿子也登上了王位。虽然曹宇没有天子之命,但他却成功地将天子之弟、天子之叔、天子之父三个角色融为一体,享受荣华富贵,高寿而终。
根据历史书排列的顺序,曹宇是曹操的第九个儿子,生母是环夫人,是邓哀王曹冲和彭城王曹根的弟弟。曹操的性格相对随意,这在为儿子取字方面显而易见。除了长子曹昂和三个直子(曹丕、曹张、曹植)的字中有“儿子”外,其他诸子的字也多种多样,没有统一的标准。
[img]374174[/img]
明帝曹睿临终前,曾想任命曹宇为将军
可能是因为之前有三个儿子早战(曹熊、曹硕、曹冲)。曹操希望曹宇能活得更久,所以他给他取了一个名字叫“彭祖”。彭祖是古代的名字。据说从姚帝时期到周朝,他的寿命长达800岁。后人经常用“彭祖寿”给某人发信息,希望他能长寿100岁。曹操给曹宇取了“彭祖”这个词,希望他能活得超长。没想到这个希望终于实现了。
史书中没有关于曹宇性格和能力的记载。与几位能力出众的兄弟相比,他们的能力似乎很差。他们不能治国安邦,不能写作,不能冲锋陷阵,不能保卫国家。他们最大的优势似乎是恭顺、温柔、自律,这足以让他们的父母和兄弟放心。结婚后,曹操为他聘请了张璐的女儿为妻,并将他封为都乡侯,让他过上侯爷安全稳重的生活。
[img]374175' />
曹宇安守己,让曹操的父子放心
正是曹宇性格安全。曹操、曹丕、曹睿执政期间,他的头衔不断提升,没有留下任何处罚记录。自建安16年(211年)被封为都乡侯后,曹宇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先后被封为鲁阳侯、鲁阳公、下邳王、单父王,并在明帝太和6年(232年)被封为燕王,这也是他最后的王号。
虽然曹宇是明帝曹睿的叔叔,但他们年龄相仿。他们从小就经常一起玩,关系很好。明帝即位后,曹宇不仅被命名为显号王(燕王、齐王、秦王都是显号王),而且他的宠遇和奖励也比其他国王好(“太和六年,改名为燕王。明帝少与宇同止,常爱异之。即位,宠赐诸王殊。见《三国志》)。魏朝有禁王的传统,不允许他们当官干政。然而,明朝皇帝不仅没有禁止曹宇,还两次征召他到北京辅政。
[img]374176' />
明帝曹睿在位时,非常宠爱曹宇
曹宇第二次被征召入京时,已经是明帝大限即将到来的时候了。景初二年(238年)冬十二月,病入膏肓的曹睿为曹氏江山的稳定考虑,任命曹宇为将军,以夏侯献为将军(夏侯敦族)、曹爽(曹真之子)武卫将军、屯骑校尉曹肇(曹休之子)、以骁骑将军秦朗(曹操养子)为辅,打算借助宗族的力量,共同协助幼主曹芳。
就在这个命令要告诉世界的时候,却被中书监刘放和中书令孙资阻止了。他们之所以横向干涉,是因为他们不同意夏侯献和曹肇。他们担心,一旦“染苍染黄”的老好人曹宇上台,难免会受到夏侯献和曹肇的煽动,对孙刘不利。@ 二人入宫见明帝后,利陈曹宇难堪辅政大任,可由曹爽、司马懿共同辅政,并得到明帝的首肯。
[img]374177' />
在孙资和刘放的干涉下,曹爽取代了曹宇
后来,孙刘两人代表明帝起草了一项命令,不仅解除了曹宇等人的官职,还立即将他们驱逐出宫。失去即将到来的将军职位足以让曹宇心痛,更让他难过的是,从那以后,他将把阴阳分开,再也见不到明帝了。诏书公布后,曹宇痛哭流涕,悲伤地离开洛阳回国。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曹宇仍然安全地成为了他的主人。朝廷的变化对他没有影响。即使司马懿的父子篡夺了魏朝的权力,他们仍然对曹宇很有礼貌。曹芳、曹尚在位期间,曹宇的食邑一再被添加,以示尊重。曹尚遇杀后,郭太后又选择了曹宇之子曹黄(即位后改名为曹壮)为帝,即元帝。作为皇帝的生父,在司马昭的统治下,曹宇虽然没有受到政治优待,但食邑继续增加,最终达到5500户。
[img]374178[/img]
魏元帝曹奂
司马炎代魏建晋后,按照惯例,曹宇虽然从王爵降为公爵,但仍受到优待,足以让他平安地度过余生。咸宁四年(278年),曹宇去世,两年后西晋灭吴,三国统一。曹宇虽然生年不详,但根据他在曹操诸子中的排名和与明帝曹睿的年龄相似,推测他的寿命至少应该超过74岁。虽然远低于彭祖的寿命,但在曹操诸子中寿命最高。
曹操最长寿的儿子曹宇,曹睿非常喜欢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