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的讲故事中,当谈到宋太祖赵匡胤时,他总是称赞“两拳一棒,打遍中原800军州,创造宋朝300年的基础”。赵匡胤留给我们的是一个武功高强、勇敢的英雄形象。然而,赵匡胤成为皇帝并不完全取决于他的威望,而是取决于他的军事力量和战略。
赵匡胤称帝的重大事件是众所周知的“陈桥驿兵变”。南宋李澍的《续资治理通鉴》清楚地记录了这一事件的过程。赵匡胤最初是下周的禁军将领。当时,周世宗英年早逝。新登基的周恭帝太年轻了。由于宰相范质和王溥辅政,禁军军权主要掌握在赵匡胤手中。
[img]372653[/img]
公元960年春天,边境传来战报,称契丹与北汉联合进攻,范质与王溥商量后,派赵匡胤带兵抵抗。赵匡胤首先派出殿前副都检查慕容延钊,带头部队过黄河,然后亲自带领军队出征。
军队到达离首都不远的陈桥驿时,突然发生了兵变。一天晚上,一些中层将领和士兵秘密讨论,认为他们拼命战斗,年轻的周恭皇帝不知道他们的功劳。最好支持长官赵匡胤当皇帝。
于是,他们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赵匡胤的弟弟赵匡义和谋士赵普,并展示了刀的威胁。赵匡义和赵普“被迫”同意了每个人。一方面,他们稳定了士气,另一方面,他们派人联系了留在首都的将军石守信和王审琦。
第二天早上,士兵们在睡梦中叫醒了赵匡胤,批准了准备好的黄袍,高呼“万岁”。请检查一下天子。赵匡胤一开始“拒绝”,但士兵们坚持说他“忍不住”,所以他同意当天子。
赵匡胤发布了一系列命令,然后带领军队回到首都。在石守信、王审琦的配合下,他赢得了首都,举行了正式的登基仪式,建立了宋朝。
陈桥兵变似乎是偶然的,但实际上有很多疑问。如果你仔细阅读历史书和一些重要的宋朝笔记,你会发现这件事不是偶然发生的,而是故意计划的。
[img]372654' />
@ 第一个疑问,正如前面提到的,陈桥兵变的原因是契丹和北汉入侵,赵匡胤北上抵抗。那么,契丹和北汉真的入侵了吗?
我们查阅了《辽史》,没有发现公元960年元旦有进攻宋朝的记载。此外,《续资治鉴长编》和《宋史》也记载了契丹在镇州和定州进攻的消息。没有关于进攻在哪里,有多少军队,有没有战斗的记载。
而且,如果契丹真的在进攻,赵匡胤黄袍加身后怎么敢直接回北京而不是抵抗契丹呢?而且,赵匡胤登基仪式结束后,没有派兵到边境抵抗契丹。
@ 王溥强烈劝说派赵匡胤带兵北上。据苏东坡弟弟苏辙所在的《龙川别志》记载,王溥已经私下投靠赵匡胤。他故意让赵匡胤带兵出京,以发动兵变。苏辙离宋太祖时期不远,所以他的说法可信度很高。
[img]372655' />
第二个疑问,在陈桥驿兵变前后,赵匡胤的亲信都处于关键地位。
赵匡胤带兵驻扎在陈桥驿时,他的将军都是他值得信赖的下属。此外,赵匡胤的弟弟赵匡胤和亲信谋士赵普在将军和士兵串联起事时发挥了重要作用。
陈桥的部队绝对服从赵匡胤,与赵匡胤关系稍疏远的殿前副都检查了慕容延钊。早在赵匡胤离开首都之前,他就被命令领导领导部队提前出发。陈桥兵变发生时,慕容延钊位于黄河北岸,而陈桥驿位于黄河南岸。慕容延钊根本无法阻止兵变。
此外,留守首都的将军大多是赵匡胤的亲信。例如,殿前司令使石守信和都虞候王审琦。他们是曾经崇拜赵匡胤的“义社兄弟”。正是他们的内部反应使赵匡胤的军队能够毫不费力地进入首都。
[img]372656[/img]
事件发生后,赵匡胤迅速反映出第三个疑点。
虽然史书上说赵匡胤一开始拒绝答应当皇帝,但他的反应极其冷静有序。
在黄袍加身后,他立即颁布了三条纪律:不得侮辱周皇帝、太后和大臣,不得骚扰首都人民,不得抢劫国库。然后,一方面,他派了他的心腹潘梅回到首都,告诉首相和其他大臣发生了什么事,另一方面,他派了他的心腹楚昭辅来保护他的家人。
在安排了这一切之后,赵匡胤带领军队回到了首都。当一个正常的大臣突然成为皇帝时,他会感到兴奋和恐慌。然而,赵匡胤冷静下来,妥善安排了一切。如果他没有早期的计划,就很难这样做。
[img]372657' />
第四个疑点是赵匡胤对不合作势力的强硬态度。
并不是所有的大臣都参与了陈桥事件。事件发生后,一些大臣选择默认妥协或被迫妥协,而那些仍然坚持到底的大臣则被冷酷无情地镇压。
赵匡胤回到首都的那天,另一位高级禁军将领、侍卫副总裁韩通知道后,立即从皇宫回家,准备组织军队反抗。然而,在他有时间召集人力之前,赵匡胤的亲信殿前司令员王彦生带领军队赶到韩通的家中,杀死了韩通。
杀死韩通后,赵匡胤彻底控制了首都的军事,下一步就是获得后周重臣的支持。赵匡胤派士兵将首相和王溥带到殿前司公署。
[img]372658[/img]
起初,范质仍然表现出后周忠臣的正直。他问赵匡胤,先帝(周世宗)对待太尉。你就像你自己的儿子。现在你的骨头还不冷。你为什么这么做?赵匡胤痛哭流涕地说,我深受先帝的恩惠。现在我被士兵们强迫,辜负了世界。我能做什么?
赵匡胤摆出一副无奈的样子。然而,在他的手下,殿前司散指挥都于候罗彦环立即拔出刀,威胁范质说:“我们这一代没有主人,今天一定会有天子。”。范质看大势已去,无法回天。长期串通赵匡胤的王溥也跪下拜天子,于是他也跟着拜下喊“万岁”。
通过对上述疑问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赵匡胤虽然说皇帝被迫无助,但实际行为是精心策划和妥善安排的。
此外,在五代十国的背景下,陈桥驿兵变并不少见。将军发动兵变篡位事件已经发生了很多。后周太祖郭威是一名士兵,他被下属撤下黄旗披在身上,成为皇帝。赵匡胤的黄袍也跟着他。
赵匡胤的皇帝是被下属逼迫的吗?四大疑点说明了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