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叔陵(553-582年),字子松,陈宣帝陈旭次子,母彭贵人,出生于江陵,被称为始兴王。他和父亲一起去西魏做人质,天嘉三年(公元562年)和哥哥陈叔宝一起还陈朝。16岁时,他因勇敢善战被任命为首都督察,领导江、营、晋三州的军事事务。他是独立的。太建十四年(公元582年)
叛乱兵败被杀。
长沙
古称湘洲,太建四年(公元572年),陈叔陵被父皇迁入都督湘、衡、桂、武四州军事。陈叔陵来长沙后,专门杀人抢劫,“征伐夷、象”,骚扰居民,滥用劳动力,大肆抢劫财产。他过着荒淫放荡的生活,“夜常不卧”。当时,长沙的王府里常常燃烧着高烛,整夜达旦,他和一群妻妾客人整夜寻欢作乐,“说民间细事,戏谑无所不为。“在湘州的几年里,陈叔陵“昼夜游”,不理政事,下属官员不得自行报告公事;犯罪分子,无论严重程度如何,都被关进监狱,几年也不受审理。在他的统治下,湘州几乎成了个人地狱,即使是“潇湘以南,都被迫左右,厘里无遗。人们怨声载道,“州县不敢说话”。而陈宣帝一直宠爱叔陵,也没有受到惩罚,只是责备两句话。
[img]368770' />
盗墓
陈叔陵一生中最大的爱好就是偷别人的陵墓。只要他能找到陈国首都建康附近的古墓,就必然会带领他的部队盗墓。每当他在野外旅行时,如果他遇到一些更豪华的墓碑或名人的墓碑,他会停下来仔细阅读,然后命令他的下属挖坟墓,一个接一个地翻坟墓里的一切,拿走他喜欢的东西。陈叔陵经常把陵墓里的珍宝洗劫一空后,自豪地回家,有时甚至把被盗陵墓里的尸骨带回家挂起来作为战利品。在陈叔陵挖掘的众多古墓中,有许多是名人的墓葬,甚至东晋太傅谢安的陵墓也无法逃脱他的毒手。太建十一年,陈叔陵的生母彭氏去世,他想把母亲埋在风水极佳的梅岭,于是谢安的墓被他偷走了。据《南史》(卷65)记载,陈叔陵“又好游墓间,遇到墓表主名可知者,常命左右发掘,取其石志、古器、骨肘胫骨,持有为西藏之府库。”
叛乱
陈叔陵和侍中新安王陈伯固兴趣相投,密图不轨。太建十四年(582)1月4日,宣帝病重,陈叔陵与皇太子陈叔宝、长沙王陈叔坚守宫侍病。叔陵心怀异志,隐藏着切药利刀。十日,陈宣帝崩溃,叔陵即命左右取剑,引起陈叔坚的警惕。11日,在收集宣帝的尸体时,王子陈叔宝哭着俯伏。陈叔陵用药刀砍了陈叔宝的胫骨。叔宝立刻闷死了。王子的母柳后来得救了。叔陵砍柳后,乳母吴先生抱住了叔陵的胳膊。陈叔宝借此机会免费站了起来。陈叔坚抓获了叔陵。叔陵挣脱了,逃离了宫殿,赦免了囚犯作为士兵,并召集了国王和将军。除了陈伯固,没有人回应。太子陈叔宝召右卫将军萧摩诃率先骑了几百围东府,陈叔陵试图招降萧摩诃,被摩诃拒绝。叔陵自知难逃,首先将其妃张及宠妾七人沉入井中,自带步骑百人欲突围奔隋,被萧摩诃军邀请,陈叔陵、陈伯固并被斩首。叔陵诸子并赐死,他的亲信也一起伏击,一场内乱被平定。
陈叔陵的王府被改成猪圈,陈霸占的谢安坟墓也被皇帝命令归还给谢家的后代。
陈叔陵是谁?陈宣帝陈旭次子陈叔陵生平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