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嵘(约468~约518)中国南朝文学批评家。字仲伟。颍川长社(今河南长葛)人。曾任参军、记室等小官。梁武帝天监十二年(513)后,模仿汉代“九品论人,七略裁士”的先例,写诗评论专注于《诗》。以五言诗为主,全书将两汉至梁作家122人分为上、中、下三个产品进行评论,故名“诗”。隋书经籍志又称诗评。在《诗》中,钟荣提倡风力,反对宣言;提倡自然和谐的韵律,反对人为的声音疾病;提倡“直接搜索”,反对经典,提出了一套更系统的诗歌评价标准。
颍川长社(今河南许昌长葛县)人钟蓉字仲伟。齐代官到司徒行参军。入梁,历任中军临川王行参军,西中郎将晋安王记室。《诗》是他专注于诗歌评论,以五言诗为主,将自汉至梁有成就的诗作家分为上、中、下三个产品,故称“诗”。《隋书经籍志》录制了这本书,书名为《诗评》,除了品第,还评论了作品的优缺点。后来命名为“诗”。
钟荣在评价历代作家的艺术特点和风格的同时,也对诗歌创作中的一些理论问题和当时诗歌界的普遍缺点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反对当时的诗歌“随其欲”、“准确无助”的时尚提出了系统的评价。它的出现与当时诗歌创作的发展、清晰的谈话和人物的社会时尚密切相关。
钟嵘简介 中国南北朝时期的文学批评家钟荣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