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尔盖·亚历山德罗维奇·叶赛宁(Сергей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Есенин,俄罗斯田园诗人1895-1925)。出生在梁赞省的一个农民家庭,由富农祖父抚养长大。1912年毕业于师范学校,然后去莫斯科,在印刷厂当校对员,参加苏里科夫文学音乐小组,修沙尼亚夫斯基平民大学。1914年发表抒情诗《白桦》,1915年结识勃洛克、高尔基、马雅可夫斯基等人,并出版了第一部诗集《亡灵节》。1916年春入伍,退伍后与赖伊赫结婚。1925年12月28日,黎明在列宁格勒的一家酒店自杀。
[img]365650[/img]
谢尔盖·亚历山德罗维奇,叶赛宁(Сергей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Есенин,苏联俄罗斯诗人1895-1925)。出生在梁赞省的一个农民家庭。1904~1912年,我在小学和教会师范学校学习,开始写诗。一九一二年去莫斯科,当过店员,印刷厂校对员,还参加了一所平民大学的课程,积极参与文学活动。1915年,我去彼得堡拜访著名诗人勃洛克、克留耶夫等。1916年初,第一本诗集《扫墓日》出版。同年入伍,一年后退休结婚。现在是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诗人写了《变容节》、《天堂》、《约旦河鸽子》、《天空鼓手》等著名诗歌,以抒情的方式表达了他对革命的个人感受。1919年,他参加了意象派,成为了中心人物,写了《四十祭》和《流氓自由》。1921年离开意象派。今年,诗人遇到了访问莫斯科的美国舞蹈家邓肯夫人,热爱婚姻,并与他一起去了西欧和美国。两人很快从热恋变成了争吵,最后离婚了。诗人1923年回国。
1919年,他参与了意象派的宣言,后来又写了《生活与艺术》。批评意象派表明他回归现实生活。1921年与邓肯结婚,第二年前往欧美国家,1923年返回苏联,并发表文章批评美国的生活方式。
1924年出版了文坛轰动一时的诗集《莫斯科酒馆的声音》,展现了诗人抑郁抑郁的心灵。从1924年到1925年,诗人的创作达到了顶峰,写了一组诗《波斯抒情》(1924年)、长诗《安娜·斯涅金娜》(1925)、诗集《苏维埃俄罗斯》(1925)等。
1925年9月,她与列夫·托尔斯泰的孙女托尔斯塔娅三次结婚,11月住院治疗精神病,完成了自我审判的长诗《忧郁的人》。12月26日,我用血写了一首绝望的诗:“再见,我的朋友,再见/亲爱的,你永远记得我的心/命中注定的分离/预示着来世的重逢///再见。我的朋友,不用说话,不用握手/难过,不要难过——这个世界上,死亡并不新鲜/活着,当然也不少见。”28日黎明,他在列宁格勒的一家酒店自杀。
谢尔盖·亚历山德罗维奇·叶赛宁:俄罗斯田园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