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冉(约公元717-约公元771年),字茂政,男,汉族文人。祖籍甘肃泾州,出生于润州丹阳(今江苏镇江)。
天宝十五年进士。曾官无锡尉,大历初入河南节使王缙幕,终左拾遗,右补阙。它的诗清新典雅,多流浪。
根据《唐诗300首新笔记》线装版记载:皇甫冉(716-769),字茂正,稳定(今甘肃泾川北)人。曾祖时已移居丹阳。天宝进士,任无锡尉。大历初入河南,使王缙幕。官中左捡遗,补阙。
他生当乱离,颇有流浪之叹,流连风景,东南山水,常给他一句好话,如“燕如社日辞巢,菊为重阳冒雨”、“积水长天随远色,荒林极浦足寒云”、“因腊划船,入境便行春”、“岸草知春晚,沙禽好夜惊”等。高仲武在《中兴之间的气集》中悲哀的是,他“长缰未驰,芳兰早凋”,这意味着他一年五十多岁。
他是晋代高士皇甫静的后人,10岁时能属文,深受张九龄的重视。
[img]365052[/img]
人物生平
皇甫冉(约717 —
大约771年),字茂政,润州丹阳(今江苏镇江)人,祖籍甘肃泾州,唐代诗人。唐玄宗出生于开元六年(约公元718年),大历六年(约公元771年)(与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唐代边塞诗人岑参的卒年大致相同)。他10岁就能写诗,张九龄叫小朋友。他在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考中进士第一(状元)。历官无锡尉、左金吾兵曹、左拾遗、右补阙等职。据说他所住的村庄后来被称为皇甫舍(今属芳庄镇),以避免战争,寓居义兴(今宜兴)。约公元771年病卒丹阳,年约53岁,因奉命出使江表。
作品一览
皇甫冉才华横溢,杰作颇多,留给后人的有《皇甫冉诗集》3卷,《全唐诗》2卷,补遗7卷,共241首。诗歌多写离乱流浪、宦游隐逸、山水风光。诗风清雅帅气,深受高仲武的赞赏。《全唐诗》记录了其诗的第二卷,见《新唐书·文艺传》、《唐故左补阙安定皇甫公集序》独孤及《全唐文卷388》、《唐诗纪事》卷二七,《唐才子传》卷三。
安史之乱后,唐朝的统治由盛而衰。在这种情况下,他所赋予的诗文反映了安史之乱的社会状况。皇甫冉寓居义兴,对义兴的山水情有独钟,题咏颇多。有《荆溪夜湍》、《洞灵观》、等待名诗《同义兴李明府三月三日划船》。比如荆溪夜湍云:“惊湍流不极,夜渡识云岑。由于山雨深,长带溪沙浅。方同七里路,更逐五湖心。揭厉朝夕,潺潺古望今。花源若许到,虽远也相寻。“洞灵观”云:“孤烟灵洞远,积雪暮山寒。松柏凌高殿,莓苔封古坛。清夜久了,仙去白云残。明月开金篆,烧香人木兰。“同义兴李明府三月三日划船”云:“江南烟景复怎么样,闻道新亭就可以了。处处艺兰春浦绿,茂盛的草远山多。陶彭泽的壶须,风俗犹传晋永和。更让轻桡随转,微风落日水无波”。
皇甫冉唐代诗人生平简介,代表作品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