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彦生,北宋开国功臣,字光烈,蜀地(四川)人,后唐初年全家迁居河南洛阳,善于击剑。
人们给“王剑儿”起了外号,天性残暴,先后在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等朝当官。
[img]355041[/img]
后周,王彦升与周世宗柴荣一起征讨南唐契丹,屡建奇功,升任指挥使。
建隆元年(960年),王彦生参与了陈桥兵变的发动。杀人后,周将军韩通成立赵匡胤为皇帝,成为大宋帝国的英雄之一。
同年4月,王彦升任京城巡检,借职务之便,他夜闯宰相府,向宰相王溥索贿。
并假装说:“晚上巡视很困,特来打扰,想和王公喝两杯。”王溥假装傻傻的,只设宴招待,没有贿赂他。
后来,王溥向宋太祖发了一份小报告。
宋太祖非常不满,立即下令将王彦生赶出首都,将唐州(河南泌阳、桐柏等县)作为团练,然后改为原州(宁夏固原)团练。
当时,一些少数民族部落多次侵犯其管辖地原州,掠夺当地人口和财产。
前州长官感到头痛,无计可施。王彦升上任后,命令凡抓贼,全部割耳,生食其肉。
“西方人有犯汉法的人,彦升不加刑,召僚属于饮宴,引犯用手[zuó]断耳,大嚼,酒下之。人流血被体,股栗不敢动。”
一天,王彦生召集部下宴饮,他走到一个俘虏面前,也不动用大刑,抓住那人的耳朵,硬生生拉了下来。
把它放进嘴里,吃着特别的咀嚼,然后边喝边喝。小偷血流满面,浑身发抖,现场的旁观者都惊呆了。
王彦升在任期间,前后吃掉了许多人的耳朵,海外部落敬畏其鬼神,几十年后不敢进入宋朝的领土。
开宝七年(974年),王彦升回朝途中在乾州病逝,寿58岁。
当宋太祖进入首都时,他发布了“秋毫犯”的军令,但王彦生违反了军事规则,杀死了后周的将军韩通,并摧毁了他的门。因此,宋太祖一生都没有表扬他。
王彦升是如何对待被捕的俘虏的?不打不骂 用力拉下俘虏的耳朵 烧酒大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