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延昭(本名杨延郎)是北宋抗辽名将杨业的长子(小说中是杨业的六子)。辽人认为北斗七星中的第六个主镇是他们的克星,辽人认为他是天上的六郎星宿(将军),所以叫杨六郎。那么历史上“杨六郎”的官职和水平是什么呢?
史书记载:杨延昭从小就和父亲杨业一起战斗。雍熙北伐三年,杨业率军攻应朔等州。29岁的延昭是先锋,在朔州城下战斗,越来越勇敢,最终攻下朔州。父亲去世后,承担起河北延边抗辽的重任。第一任保州知州边缘巡查使,景德两年(1005年)追叙杨延昭守边防敌人的功劳,晋升为保州防御使,不久调任高阳关副都部署。杨延昭死于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终年57岁,陪葬于永安县(今河南巩义宋英宗永厚陵)。
[img]354742[/img]
由此可见,杨延昭最初的官职“保州知州兼边都巡检使”,相当于今天的保定市市长兼公安局长。景德二年(1005年)晋升为“保州防御使”。宋代的“防御使”(从五品)只是武臣的寄禄官(按这个级别领工资,没有实际权力)。杨延昭的最后一个官职“高阳关副都部署”非同寻常。首先,“高阳关”是宋庆历八年(1048年)在河北设立的四大安抚使之一。辖区相当于天津、河北容城以南、白洋淀、武夷、南宫、清河以东、山东武城、无棣。“全部部署”全称“马步军全部署”,是宋朝邻辽夏地区的地方军事长官,是前线部署的总指挥。相当于今天天津、河北容城以南、白洋淀、武夷、南宫、清河以东、山东武城、无棣的战区副司令!
杨延昭历史上真正的杨六郎,他的官职和水平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