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的名将竟然花钱买官?张温花钱买官是真的吗?为您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汉代三公是文官制度中最大的三个官职,分别是太尉、司徒、司空,可谓百官之首。曹操威胁天子命令诸侯,曾让汉献帝任命自己为司空,曹操又称“曹司空”。袁绍曾被称为“四世三公”
然而,东汉末年,汉灵帝刘红昏庸无能,满足于享乐。为了赚钱,他甚至卖掉了朝廷的官职。即使是最高的三位公务员也不会放手,他也必须付钱才能成为三位公务员。三国时期的著名将军张文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他还得花钱买官,当老板。
[img]344548[/img]
羌人
张温平定叛乱
张文,字伯慎。东汉末年,曹操祖父曹腾提拔了南阳禹县人。
中平元年(184年),张温当时是大司农,被封为司空,主管监督。
中平两年(公元185年),羌族首领北宫伯玉、李文侯胁迫韩遂、边章起兵造反。汉灵帝刘红任命张文为骑马将军率领军队进攻。当时,董卓和孙健都是张文的下属。张文派董卓和右扶风鲍洪一起攻打边章和韩遂,取得胜利。边章和韩遂驻扎在葵园峡,切断了张文的军粮道。
由于供应困难,张文军队和叛军进入了相持阶段。后来,叛军发生了内讧,韩遂杀死了北宫伯玉、李文侯、边章,向朝廷投降,叛乱平息。
中平三年(186年),汉灵帝拜张温为太尉,为当时掌管军事的最高官员,掌管世界军政事务。
[img]344549[/img]
汉朝皇帝
张温真的花钱买官吗?
公元184年,张温位于司空,公元185年改为太尉。关于张温买官的史料记载主要有两个:
《后汉书·卷五十二·崔棘列传第四十二》:灵帝时,开鸿都门榜卖官爵,公卿州县到黄丝各有不同。富人先入钱,穷人到官后倍输,或者因为服务员和阿宝不一样。是时候,段炯、樊陵、张文等虽然有功勤名誉,但都先输了钱,然后登上了公位。在烈日下,他们不得不成为司徒,因为他们的父母赚了500万元。
《三国志》裴松之引用《傅子》:太尉段炯、司徒崔烈、太尉樊陵、司空张温之徒都花了几千万下五百万买三公。
这两份史料清楚地记载,段炯、崔烈、樊陵、张文都是买官当三公的。张文应该是在公元184年买官当上司的,而他在公元185年至187年一直在西凉平判,因功被汉灵帝改为太尉。然而,目前还没有办法判断张温的太尉当了多久。据史料记载,董卓190年进入洛阳时,当时张温官是卫尉。董卓和张温有节日,进入洛阳后也有可能贬低张温的官职。也就是说,张温从公元184年开始排名三公,直接在公元190年被董卓贬职,共六年排名三公。
汉灵帝刘宏是公开卖官的,当时很多名士都有买官的经历,也不觉得可耻。
[img]344550[/img]
董卓
张温之死
董卓入主洛阳,张温与董卓过节,与董卓没有联系。初平二年(191年),董卓报仇,诬蔑张文与袁术私通,当场将张文拷打在市街上致死。《三国志》:因此,太尉张温时是卫尉,素不善卓,卓心怨之,因天有变,欲以塞罪,使人言温与袁术交关,然后鞭打杀人。
三国时期的名将竟然花钱买官?张温花钱买官是真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