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和孙权可以组成联盟。事实上,这取决于孙权是否愿意,但在东吴也有两种声音。周瑜主张不与刘备交好,而鲁肃则认为应该与刘备结盟。当然,从最终结果来看,孙权仍然选择采用鲁肃的战略,赢得了赤壁的关键战役,阻止了曹操南下的计划,否则三国可能不会三国。鲁肃和周瑜对刘备的战略有什么区别?鲁肃坚持孙刘联盟是不是深谋远虑?
孙权和刘备在赤壁战争前夕结成了联盟,即“孙刘联盟”。东吴集团对“孙刘联盟”的态度一直分为两派:一派以周瑜和吕蒙为代表,为“攻刘派”;以鲁肃为代表的一派是“联刘派”。
在早年与孙权的“吴中对”中,鲁肃为东吴集团制定的战略计划是“消灭黄祖,攻击刘彪,长江极端”。根据这一计划,鲁肃应该主张刘备占领荆州和益州,而不是联合进攻。
[img]340457[/img]
然而,在与刘备和诸葛亮见面后,鲁肃成为了坚定维护“孙刘联盟”的“联刘派”,因此诸葛亮在鲁肃去世时特别哀悼。那么,为什么计划控制长江流域的鲁肃要坚定维护“孙刘联盟”呢?
在“隆中对”和“吴中对”中,诸葛亮和鲁肃有着相同的战略预测:刘彪不会混得太久。然而,诸葛亮对自己和刘备的身份模糊不清,鲁肃明确建议孙权在积累力量后直接摧毁刘彪。
然而,历史的发展是,刘彪死后,曹操几乎毫不犹豫地占领了荆州的全境,这超出了鲁肃的预期。因此,鲁肃迅速进行了战略调整:与刘备合作,赶走了占领荆州的曹操。
在与刘备和诸葛亮见面赤壁之战的过程中,鲁肃发现看似弱小的刘备集团实际上是君明臣贤,赢得了荆州士人的心。东吴不可能独占荆州。连荆州都不能独占,更别说西进占领益州了。
[img]340458[/img]
由于不可能通过军事手段实现“实现长江的极端”的战略目标,鲁肃认为,长江流域将成为东吴的战略安全区,然后积累力量,北伐中原将统一世界。
要知道鲁肃“吴中对”的最终目标是“然后为世界建号皇帝,这个高帝的事业”,而不是后来东吴集团选择跨越扬荆,偏安江南。
为什么鲁肃要坚持【孙刘联盟】?鲁肃和周瑜的战略分歧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