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武的故事,
在江东的十二虎臣中,陈武的记载是最简洁的,正文加上注引不到200个字,就把他的一生都总结完了。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对东吴早期主要将领的描述还没有占记录他两个儿子字数的三分之一。然而,通过这些极其简洁的记录,我们仍然可以获得大量的信息。对陈武这个人的特点,以及早期为孙氏家族定鼎江东做出的贡献,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据《三国志陈武传》记载,陈武是庐江松滋人,孙策在寿春时期,“武往修休,时年十八,长七尺七寸。“在这段记录中,有一个很容易引起误解的问题:如果按照目前的单位换算,陈武的身高将近2.6米,他只是一个巨人。这里有一个简单的解释:东汉时期的一尺,相当于现在的23厘米左右。也就是说,如果陈武当时的身高转换成现在的单位,应该是近1.8米。
[img]337445[/img]
早年,陈武跟随孙策平定江东诸郡时,在其中的表现非常一般,“因为从渡江,征求有功,拜别司马。而他真正在江东诸将中立足,是从孙策破刘勋之后开始的。据《三国志孙破虏反传》记载,建安四年(公元199年),袁术死后,杨红、张勋等人率部投靠孙策时,在路上被庐江太守刘勋拦截。孙策得知这一消息后,首先假意与刘勋修好,并劝刘勋趁机袭击豫章上寮一万多户宗民。他出发后,孙策趁夜色率部偷袭庐江。刘勋大部分军士缴械投降,“勋独与数百人自归曹公。”
那孙策突破刘勋,这和陈武的立足有什么关系呢?根据《三国志陈武传》记载:“策破刘勋,多得庐江人,料其精锐,即以武为督。"这意味着:孙策攻破刘勋后,俘获了许多庐江地区的军士,然后从中挑选了大批精英分配给陈武统帅。从那时起,陈武率领江东早期最精锐的部队,一路进攻,战胜敌人,战无不胜。凭借他的战功,他在江东将领中站稳了脚跟。
为什么陈武带领江东早期最精锐的部队?这与庐江地区特殊的民俗有很大关系。据《隋书地理志》记载,庐江地区的人一直有一种大胆、恶斗、视死如归的旧风气。“人性躁动,果断,视死如归,这就是它的旧风。“陈武本人就是庐江地区的人,对当地的风土人情非常了解,孙策占领庐江后,拨给了他一大批精锐。此外,陈武本人也很勇敢,与孙策战斗多年,积累了大量的实际战场经验。这支军队是当时东吴早期最精锐的部队。
孙权接管江东后,他对陈武的态度也可以看出:“尤其是亲爱的权力,数到他的家。”这表明,陈武确实带领他的军队取得了许多成就。”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进入了将军的位置。”@ 陈武自身的性格特点也让孙权非常喜欢他的一个原因,“仁厚好施,乡下远方客多依靠。”
[img]337446[/img]
但遗憾的是,陈武的辉煌战例并没有在整个史料中凸显出来,唯一一次记录他的战斗经历也是最后的决死之战。
根据《三国志陈武传》,建安20年(公元215年),陈武跟随孙权攻打合肥。在没有防备的情况下,他被魏将张辽偷袭,东吴军队措手不及。在两军的混战中,陈武死于掩护孙权撤退。这场战斗的结果非常悲惨,这也反映了陈武的忠诚和勇气。
陈武战死后,孙权做了一件有争议的事情。《三国志陈武传》引用《江表传》。陈武战死后,孙权非常难过。他不仅亲自哀悼葬礼,还命令陈武最喜欢的妾为葬礼。
“权力的生命被他的妾埋葬了。”活人的葬礼在任何时候似乎都是一件非常残忍的事情,但也会带来非常糟糕的影响。那么,孙权为什么要这么做呢?东晋历史学家孙生的话给出了答案:“权力战术”。这意味着:这是孙权使用他的计划,让将军们为他做出贡献。
陈武:江东十二虎臣战绩最低,第一战就死了。